阴道子宫峡部切开取胎术
经阴道子宫峡部切开取胎术适用于中期妊娠16~18周之经产妇,需终止妊娠与绝育,又不适宜其他引产方法者。缺点是子宫上有手术瘢痕,易引起感染,操作也较复杂。
禁忌证 有盆腔手术史和盆腔炎史,粘连明显,子宫不易活动者;盆腔肿瘤;外阴炎、阴道炎、严重子宫颈炎。
操作步骤 麻醉可用0.5~1%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浸润或腰椎、硬膜外麻醉。术时取膀胱截石位。将重垂阴道窥器及直角拉钩先后放入阴道,扩张阴道后、前壁。用子宫颈钳或双爪钳钳住子宫颈前唇中央,轻轻地下牵子宫。将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测定膀胱下缘。在阴道前壁膀胱沟下0.5cm处(约子宫颈外口上1.5~2cm),作一横切口长约3cm。用剪刀及食指或刀柄交替分离,将阴道壁及膀胱与子宫颈及子宫体下段分开。子宫峡部可作纵形或横形切开,纵形切口较好,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误伤血管之机会较少。
❶纵形切开: 阴道前壁及膀胱用阴道拉钩挡回,将长弯血管钳放入子宫颈管及子宫腔下部,分开钳叶,在子宫峡部(长弯钳二叶之间)前壁全层做一纵形切口,长约2cm。取出长弯血管钳,此时见胎囊鼓出。
❷横形切开:在子宫峡部做一横切口,其宽度必须使食指,易于通过切口进入子宫腔。用长剪刀将切口稍向两侧上方作弧形扩大。要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血管。峡部切开后刺破胎膜,将子宫底向下加压,术者食指进入峡部切口,取出胎儿双足,以臀式抽出胎儿,后出胎头可用剪刀进行穿颅术。胎儿娩出后,子宫颈部注射宫缩剂。胎盘可用手指剥离取出,或用胎盘钳钳出。用钝刮匙刮子宫内壁1~2圈。子宫壁切口用1号铬制肠线连续或间断缝合2层。需绝育者可同时结扎输卵管。于膀胱腹膜反折处剪开腹膜进入腹腔,扎管方法见阴道前穹窿输卵管结扎术条目。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1号铬制肠线间断缝合阴道壁。
注意事项: 阴道切口位置要恰当,过低往往切在子宫颈组织上,使分离膀胱有困难;过高可能误伤膀胱。纵形切开子宫峡部之前,将长弯血管钳放入子宫颈管内,可避免切口偏斜及误伤子宫后壁。
并发症 术后偶有
❶急性盆腔感染。应注意外阴及阴道消毒要严格,手术时间不宜过长。如已发生炎症,及早应用抗生素、清热消炎中草药、宫缩剂、取半卧位等。
❷膀胱损伤:阴道壁切口位置要恰当,分离膀胱要恰好在膀胱与子宫颈间的疏松组织层,必要时可放置金属导尿管入膀胱内,帮助认清解剖层次。如有损伤,立即修补。用2“0”或3“0”铬制肠线分两层间断缝合。术后留置导尿管7日左右。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