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连词

一、表示顺承关系。

(一)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义即“就”、“便”。

❶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句义:喜好请教别人就能学识渊博,自以为是就会孤陋寡闻。
❷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❸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韩非子·解老》)❹ 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后汉书·李固传》)--穷高:高到了顶点。月盈:月满,月圆。

(二)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时间上有相承关系。义即“就”、“便”、“才”。

❶ 故曲终则叹发,燕罢则心悲也。(《抱朴子·内篇·畅玄》)--燕:通“宴”,宴饮。

❷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恂恂(xún xún):紧张而担心的样子。缶(fǒu):瓦罐。弛然:放松的样事。

❸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梦溪笔谈·杂志》)❹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三)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义即“就是”、“有”。
❶ 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

(《国语·吴语》)--"春秋"句义:〔越国〕每年按时将皮币、玉帛、子女入贡给天子,从不敢断绝,目的在报吴国之仇。
❷ 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史记·大宛列传》)

(四)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

义即“如果”、“若”。
❶ 心则不竞,何惮于病?(《左传·僖公七年》)--句义:意志如果不坚强,为什么又怕屈辱?❷ 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战国策·赵策三》)--句义:秦王如果肆行无忌地自立为王,进而统一了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跳入东海一死了子。

❸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句义:现在项羽若来,沛公恐怕不能占有这个地方。

二、表示转折关系。

(一)所连接的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想达到的目的正相反,或出乎意料之外。

义即“反而”、“却”。
❶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❷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及诸河:追赶他到河边。

❸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孟子·梁惠王下》)--则不得免焉:却不能避免祸害。
❹ 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吕氏春秋·审分》)--句义:寻求牛却说寻求马,寻求马却说寻求牛,所要寻求的必定得不到。
❺ 故有社稷莫不欲安,俄则危矣;莫不欲存,俄则亡矣。(《韩诗外传·卷四第十五章》)--句义:所以有了国家,没有谁不想安定,可是不久就陷入危难;没有谁不想永存,可是不久就灭亡了。
❻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柳河东集·三戒·黔之驴》)--到了后却没有用它的地方,便把它放到了山下。

(二)"则"出现在两个相同的词或短语之间,构成一个让步分句在前,后一分句表示转折或推论。义即“倒是”。

❶ 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句义:〔战功〕多倒是多,然而君像个老鼠。

❷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❸ 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句义:巧倒是巧了,还没有十分完善。
❹ 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

(《说苑·建本》)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强调,义即“就”、“才”。
❶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四》)--句义:难道君王的子孙后代就一定不好吗?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汤汤(shāng shāng):水势盛大的样子。横无际涯:广阔没有边际。

二、表示仅限于某一范围。义即“仅”、“只”。

❶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❷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句义:小人学习,从耳朵进去,从嘴里说出,口耳之间才相距四寸而已,哪能使七尺之躯的人品德完美呢?

语助词

用于句末,多用于疑问代词“何”后,表示疑问语气。义即“呢”。
❶ 是知天咫!安知民则?(《国语·楚语上》)--句义:这是知天啊!哪里是知民呢?咫:语气词。
❷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宥坐》)--句义:几十丈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去,为什么呢?是因为山的坡度小。

❸ 造论著说之文,尤宜劳焉。何则?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非徒讽古经、续故文也。

(《论衡·佚文》)--句义:立论著说的文章,尤其应该付出艰苦的劳动。

为什么呢?因为它要阐发内心的思想,论述当时的事情,而不只是背诵古典经文,重弹老调。

助词

用于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义即:“的”。
❶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诗经·齐风·鸡鸣》)--句义:不是鸡的鸣叫声,是苍蝇的嗡嗡声。匪:通“非”,不是。
❷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明:曙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