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台yáng tái见“巫山神女”。骆宾王《忆蜀地佳人》: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岑参《冀国夫人歌词》之七:自怜丞相歌钟贵,却笑阳台云雨寒。 阳台蓦然,暮色笼罩 那时你不知道 湖的对岸是何方 只有一阵低低的细语 掠过我们的生命 在那悬空的阳台下 那个晚上 在鱼雷船艇的闪光下 我们都为一桩 没有说出口的事 而提心吊胆 鱼雷艇窥伺我们后 又掉头离开 (钱鸿嘉 译) 这是一种情绪的流动,一种瞬间的感觉,诗的笔触呈现于纸上的情绪流。然而这种流动则是淡淡的和沉潜的。生命的外部环境是宁静的暮色, “窥伺”的“鱼雷艇”;生命内部是“低低的细语”, “提心吊胆”的心事,宁静的暮色下流动着不宁静的心绪,这种淡淡的心绪,经过艺术的淡化,几乎难以拾起。 由陶醉到不安是这情绪流的趋向。两人在阳台这个保护伞下正细语轻柔地体验两股富于温情的热流在彼此心中流过,如痴如醉,忘却了时间的流动,忘却了空间的缩小,世界随着他们两人躯体的贴紧缩减为零,更不用说悄然来临的暮色。作者通过语序倒置,使本来平淡的事产生了奇特的注意效果。 诗的后半节,抒情主人公本想在阳台下寻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然而,在那样动荡的环境下,即使连阳台这样冷僻的地方也并不安全,可恶的鱼雷艇的灯光是“窥伺”热恋的情人们的眼睛,使恋人们“提心吊胆”。这是一种颇有意义的象征。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厌倦当时的社会,企求一个世外桃园而终不可得的那么一种心绪,反映了诗人在现实遇挫后欲回到灵魂的家园的想往,但终以失败告终。表明在现实世界里要想离开这个世界真如拔起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面一样难。 作为隐逸派的后期诗人,塞雷尼回避实写,注重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此诗中的阳台便是如此。鱼雷艇的灯光则是指骚扰现实环境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复杂的主观感受。 (胡照明) 阳台 阳台yánɡtái━━ 指男女欢会之所。语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唐·李商隐《夜思》诗:“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唐·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参见“云雨”条。 ☚ 阮肇 买笑 ☛ ![]() ![]() ![]() ![]() 阳台❶指楚王与巫山神女幽会之处。南朝梁阴铿《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 “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 阳台yángtái楼房一侧伸出墙外围有栏杆的小平台。 阳台传说中台名。指男女合欢之处。《文选》十九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谓楚王在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遊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刘良注:“阳台,神自言之,实无有也。”《全唐诗》三六五刘禹锡《杨枝词二首》之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台子 台子台(平~;亭~;检阅~) 坛(法~) 另见:台阶 舞蹈 祭祀 眺望 ☚ 台子 各种用途的台 ☛ 聚会之所 聚会之所集会之所:坛坫 ☚ 事物荟萃之处 人聚集之所 ☛ 阳台指阴道。出《洞玄子》。 阳台是一种挑出墙面或不挑出墙面与内室相通的平台。是民用建筑不可缺少的建筑部件。一般分为外阳台(外挑式)和内阳台(凹入式)两种主要形式。挑出墙面的叫外阳台,不挑出墙面的叫内阳台。有的还可做成半挑半凹式,在房屋的两端还可做成转角式阳台。此外,阳台既有单独的,也可几个并连在一起分隔使用的,如果用玻璃窗封闭起来,叫做封闭阳台。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挑梁式、挑板式和梁式等。 阳台 阳台在住宅内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是多层和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阳台的建筑面积应单独计算,不应计入每套住宅面积。 ☚ 壁龛 封闭阳台 ☛ 阳台balcony 阳台balcony;sun porc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