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簿册 > 白册 白册 báicè 明代由地方徵賦役官吏私編之徵税派役簿册。因上報户部之派役簿册,編造者常與官吏串同舞弊,塗改捏造,使人户、田地與實際不符,故另編一册作爲徵賦派役之依據,因係私編,不報户部,故名白册。 白册 白册明代统计征税编徭役的册子称白册。《明史·食货志》: “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年),诏: 天下编赋役黄册,以110户为1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100户为10甲,甲凡10人。岁役里长1人,甲首1人、董1里1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10年1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编为册,册首总为一图。鳏寡孤独不任役者,附10甲后为畸零。僧道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畸零。每10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册凡4: 一上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焉。上户部者,册面黄纸,故谓之黄册。年终进呈,送后湖东西二库庋藏之。岁命户科给事中1人、御史2人,户部主事4人厘校讹舛。其后黄册只具文,有司征税、编徭,则自为一册,曰自册。” ☚ 霸 白纸坊 ☛ 白册 白册亦称“实征黄册”,即“赋役册”。明地方政府中负责征派赋役的官吏自行编定的征税派役薄册。明政府据黄册征调赋役,但黄册的编造人员往往和官吏串通舞弊,致使黄册多与实际情况不符,徒成具文。各地方主办官遂另编白册 (因不上报户部得名)。 ☚ 黄册 军户图籍 ☛ 白册 白册亦称“实征黄册”。明地方政府中负责征派赋役的官吏自行编定的征税派役簿册。明政府据黄册征调赋役, 每十年, 有司更定其册, 登记丁、粮增减变化, 但编造人员和官吏串通舞弊, 私自涂改捏造, 致人户、田地与实际情况不符, 黄册徒成具文。各地方主办官遂另编一册, 用以编徭征税, 因不上报户部, 故曰“白册”。 ☚ 黄册 军籍黄册 ☛ 00002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