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操作yángguāng cāozuò〈动〉 处理问题增加透明度,让人知道全过程。 阳光操作yángguāngcāozuò处理问题增加透明度,让人知道全过程。 ◇ 青岛市的交警部门也将阳光操作引入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齐鲁晚报.1999.4.1) ◇ 无疑,这种阳光操作更有利于确保公正。(人民日报.2000.3.1) 阳光操作 阳光操作yángguāng cāozuò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与“暗箱操作”相对。 ❍ 招投标实行~|把~纳入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以求最大限度的公正、透明。 ☚ 阳光采购 阳光产业 ☛ 阳光操作yánɡ ɡuānɡ cāo zuò【释义】 在太阳光下按照一定顺序和要求活动或工作。比喻处理问题公开透明,而且公平公正。 【例】 ❶ 青岛市的交警部门也将阳光操作引入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齐鲁晚报1999.4.1)
❷ 无疑,这种阳光操作更有利于确保公正。(人民日报2000.3.1)
❸ 其第三个特点是透明度强。一是公开全部流程,新规程把原来属于工商部门内部操作的东西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宁波日报2003.8.19《阳光大厅阳光操作》)
❹ “阳光操作”不可迷失方向,推进“阳光操作”同时,也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政府采购信息网2006.8.31《警示:“阳光操作”不可迷失方向》)
❺ 2004年,链家率先在业内提出“透明交易,签三方约,不吃差价”的阳光操作模式,在交易中明示收费标准。(经济日报2009.9.5《“阳光操作”赢得未来》)
❻ 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要实行“阳光操作”,以“显规则”取代“潜规则”。(贵州日报2010.8.1《“阳光操作”确保公平公正》)
❼ 将保障房建设进度信息透明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是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取信于民的又一举措。(赣州日报2011.7.1《取信于民 赣州市网上“晒”保障房信息》) 【结构分析】 动词性偏正(状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