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沙铜官窑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沙铜官窑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窑区在兰岸嘴、瓦渣坪一带。铜官窑又名长沙窑、瓦渣坪窑。1965年和1978年曾两次试掘。现存窑包13处。铜官窑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是唐、五代时期南方重要的青瓷窑场。在烧青瓷的基础上,兼烧褐釉、酱釉、绿釉、白釉等。铜官窑瓷器中的大量釉下彩绘瓷成为它的特色。而在此之前,仅在南京三国墓中出现一件釉下彩盘口壶。铜官窑,中唐时期开始出现单一的釉下褐彩,后演进到褐绿两种颜色。纹饰有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和彩色斑点装饰。有的器物上题诗词款识。器物的造型有壶、瓶、杯、碗、灯及鸟、猪、鱼等玩具。铜官窑的瓷器不仅流传在江淮一带,唐代时还远销海外,在日本、印度尼西亚、朝鲜等国均有出土,英美等国的博物馆亦藏有铜官窑的瓷器精品。长沙铜官窑遗址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遗址 马王堆汉墓 ☛ 长沙铜官窑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遗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两岸约五公里的范围内,是中国唐代瓷器生产的一处遗址。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国务院1988年1月将此遗址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浯溪摩崖石刻 溪州铜柱 ☛ 长沙铜官窑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铜官镇至石渚湖两岸约5公里的范围内。主要窑区在兰岸咀、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存窑包13处。为我国唐代重要窑址。“铜官”作为地名,《水经注》已有记载。对其来历,说法不一:《一统志》说是东周楚王铸钱处;《荆州记》说是三国时吴国程普与蜀国关羽分界于此,铸铜官为誓;杜甫有《铜官渚守风》诗。铜官窑烧创于唐初,衰于五代。遗址文化堆积厚1至3.2米。1965年、1978年和1983年先后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釉下彩器物,印有“元和三年”(808)、“大和二年”(828)、“大中九年”(855)、“咸通十四年”(873)等字样,证明我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而非宋。出土瓷器多有把绘画题材和诗文用于装饰,造型优美,式样很多。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图案等新颖多变,器物上题诗、款识也较丰富。该窑未曾见于史书著录,它的发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证明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工艺水平和浓厚的文化气息。1983年曾发掘出一座唐代龙窑,长41米,宽3米,火膛、窑床、烟道保存较完整,是国内发掘的唐窑中规模较大的一座。这釉下彩瓷器,在美、英、日、韩、伊朗、印尼、斯里兰卡等国博物馆中,都有收藏,说明此地唐窑产品,早已远销海外。铜官窑出土的陶瓷器,既有各种日用器皿、文房用品,也有许多装饰用品及大量飞禽走兽动物形玩具,有的还烧印有《全唐诗》未收的一些唐代无名氏创作的诗歌。游人从长沙市博物馆陈列的唐窑作品中,也可窥豹一斑。 ☚ 3. 望城县 4. 宁乡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