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牍博物馆
全国唯一的简牍博物馆。位于长沙市白沙路92号。长沙市建筑设计院设计。2001年6月动工。2002年竣工。总投资7806万元。主要用于1996年出土的“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窖藏” 的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同时展览长沙地区出土的其他文物。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下室库房面积3800平方米,2个临时书画陈列厅面积分别为400平方米、700平方米,另有1个小型车库、1个多功能会议厅。博物馆主体为10.5米高的简单矩形,墙面设计使用黑白两种颜色,设置呈带状的现代“绿色博物馆群”,既衬托出了天心阁的高耸雄奇,又使博物馆成为长沙的标志性建筑。馆舍外部栽植不同品种的竹子,房舍掩映其间; 墙体黑色磨光花岗岩表面嵌入若隐若现的墨竹; 内部庭院则通过竹与建筑材料的对比配合,烘托出多样化的建筑氛围。自然之竹、文化之竹(墨竹) 和文化载体的竹简相得益彰,一展博物馆的深厚文化底蕴。博物馆内的天井型内庭分为三重,包括有水庭、枯荣庭院和下沉荫院落,参观序列强调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转”字。枯荣庭院边保留一株原有的大树,通过精心安排对景引导参观路线。博物馆室外的廊架、室内展墙细部,以钢和棕绳为主要材料,暗合串连简牍的 “韦编”之意。游人也可通过大片单向透光玻璃俯瞰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过程,亲身感受考古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