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航运开发工程
1984年长江(航运)综合开发利用考察报告提出了建设长江航运六大工程。这六大工程是:一、建设重庆一宜宾段三级航道的整治工程,下游开辟江海航道,重点治理白茆沙、张家洲深水航道工程,重庆、宜昌、荆沙、武汉、九江、芜湖、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等主要港口扩建工程。二、建设云南省金沙江、关河(顺江)航道开发工程,四川省岷江、大渡河、嘉陵江航道整治工程,贵州省赤水河、乌江渠化工程,水富、宜宾、沙湾、泸州、合川等港口建设工程等为主的大西南航运开发工程。三、汉江航运综合开发工程,湖南省包括湘、资、沅、澧、洞庭湖区和松虎河等航道为主的“北水工程”,江汉(两沙)运河辟建工程,与航道开发相配套的港口工程等为主的两湖航运开发工程。四、赣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信江3级航道渠化工程,昌江景德镇以下3级航道工程等为主的赣粤航运开发工程。五、结合水利建设开挖引江济淮的江淮运河工程,芜申运河通航工程等为主的江淮航运开发工程。六、扩建通航300吨级船舶为骨干的5级航道网,重点扩建京杭大运河苏浙段航道工程,张家港疏运航道扩建工程,苏申线航道扩建工程,杭申线、湖申线航道扩建工程,油墩港(河)航道续建工程等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航运开发工程。六大工程是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开放的基础性先行工程,均已列入规划并逐步实施。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长江干线航运开发工程是六大工程的主体,是长江“黄金水道”在流域运网中的纽带和主通道作用的支柱工程。四川省宜宾至江苏浏河口的3级航道已于1995年底贯通,下游江海航道标准基本保持正常,长江口深水航道开始大规模施工,一批主要港口建有深水海轮泊位、外贸码头、集装箱码头和货主专用码头,扩大了港区。已有10个港口对外国籍轮船开放,15个港辟为外贸口岸港,干线航运通信网程控化已初步形成,并相继同沿江省市地方航运实行联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