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风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风俗

001 中国风俗

中国各民族历代相沿而成的风尚和习俗。风俗即民俗,其内容可分四方面: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举凡生产、生活、心理、语言、行为上所形成的民俗事象都是风俗的表现。其特征有二,一为内在特征,一为外在特征。其一,内在特征是民俗事象内在的属性,包括民族性、阶级性、共通性。所谓民族性,系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事象。中国风俗从古至今,就是多民族的;所谓阶级性,系指同一阶级有相同的民俗事象,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民俗事象,而各个阶级或阶层还具有共同的民俗事象,剥削阶级利用民俗压迫、奴役被剥削阶级;所谓共通性,系指全人类而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相同、相近的民俗事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当的阶段所形成的相同、相近的文化在民俗上的反映的缘故。其二,外在特征是民俗事象在时间、空间及发展中显示的特征。所谓在时间上的特征,表现为随着历史的演进,影响着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所谓在空间上的特征,表现为每一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均与一定的地域有关;所谓发展中的特征,表现为民俗事象的因革性,即民俗的形态与性质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研究中国风俗是了解中国、中华民族的重要环节,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古人对民俗十分重视,在许多文献中均曾提及。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有作为的君主,更重视风化,将观风察俗,移风易俗视作经国之要。中国古代有不少记叙风俗的著作,如 《周礼》、《礼记》、《仪礼》、《风俗通》以及风土记、岁时记等等,至于散见于史书和笔记中有关风俗的记载则是不可胜数了。近代,研究中国风俗者,更是大有人在,不仅国人专注,外人亦染指。1876年英国学者德尼斯在香港就出版了《中国民俗学》一书。20世纪20年代,我国研究民俗出现了高潮,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了风俗调查会,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了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周刊》,而前此,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也曾提倡民俗学。这期间,《中华全国风俗志》的编纂出版,则是民俗学资料搜集、整理的一个“里程碑”。经过一段时期的停滞、消顿,于70年代末民俗研究又呈蓬勃发展之势,论著、工具书联翩问世,专业学术团体林立,老专家设帐招徒,新一代的硕士、博士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潮中,中国风俗必将面貌日新。

☚ 概观   生育 ☛
000041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