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领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领土中国所管辖的地球的特定部分。既有宽广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中国陆地面积960余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广阔的陆地使经济发展有了充分的空间条件,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我国辽阔的国土使军队机动作战有了充分的回旋余地。当然,辽阔的国土也为巩固国防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 中国领土 中国领土Zhongguo lingtuterritory of China中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有漫长的陆疆与海疆。中国的陆疆与15个国家为邻。东面有朝鲜,东北和西北面是俄罗斯,北面为蒙古,西北面还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面分别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印度接壤,南面则为缅甸、老挝和越南。国界线全长2万多公里,是世界上陆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海疆与6个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东面有日本、东南面是菲律宾,南面则分别为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长达1.8万km。岛屿共6500多个,其中以台湾岛为最大。海区自北而南分别为渤海、黄河、东海和南海。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创造了上古的文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并派兵东进东瓯(今浙江省境内)和闽越(今福建境内)置闽中郡,南进南越(今广东和广西东南部)、雒越和西瓯(今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越南北部)置南海、桂林等。公元前215年,秦军30万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境内)之地,置34县。秦始皇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辽阔疆域奠定了基础。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56~前87年),派张骞出使西域(今新疆南疆),同当地少数民族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并派兵平定甘肃、青海,在河西走廊与青海境内设河西、西海等郡;在东北鸭绿江流域,设立了真番、临屯等郡,并将南海诸岛收入中国版图,扩大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隋王朝时,中国版图: “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今新疆且末县),北至五原(今内蒙包头西北)”。唐代,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中央政府对吐蕃(今青藏高原地区)、突厥(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流域)等少数民族地区行使有效的行政管辖。清代初期,中央政府于1685年和1686年两次兴兵抗俄,保卫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中国领土;1755年和1757年两次进军伊犁,结束了准噶尔部叛乱,巩固了北部边防;1791年,清政府军队击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加强了对西藏的政治、军事统治。清代初期以前,中国的领土完整。由于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侵略浪潮席卷全球。1840年,英国首先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1856年后,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勾结,更加疯狂地侵略、分割中国领土,致使中国边疆支离破碎,危机四起。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入侵,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民族摆脱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枷锁,崛起于世界的东方。5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进行了数次自卫反击作战,胜利地捍卫了领土和国家主权。同时,中国政府还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同一些国家达成了边界协议,建立了睦邻友好的关系。 ☚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中国领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