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管子乐chɑnɡwu ɡuɑnziyue
民间道教鼓吹乐。旧时流传于长武、彬县、旬邑等地,现仅存于长武。有乐班四家、艺人十余名。系以民间道士组成的乐班,专为民间白事做道场,超度亡灵。演奏方式,常以两支管为主,并配有柳笛、笙,以及鼓、渔鼓、铙钹、小钗、三雷锣、甩铃、星、木鱼等打击乐器。演奏者有固定的服装、顶冠和佩饰,并有严格的演奏场所。野外演奏要有斗牌、灵牌、幡杆、法坛和天桥,室内要设置经堂和奠棚。演奏形式分行乐、坐乐、舞乐三种。行乐是一人执鼓一人执锣,二人吹管,一人执铙兼吹笛。击乐在前,管乐随后,成单行纵队,边吹边打。坐乐在灵前、经堂、法坛、奠棚上下演奏。舞乐是在分灯、转碟倒坛等过程中伴奏。先奏打击乐,管子随经韵而起,道士则云步起舞,走倒八字形,由慢渐快,按章而行。其后跑圆场,状如龙摆蛇缠,变换队形,穿插有序,时起时伏。在快速舞蹈中,油灯随手翻转,或抛向顶空,或左右旋转,灯动而油不洒,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