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为尹赏歌西汉民歌。据《汉书·酷吏传》记载,汉成帝永始、元延年间(前16一前9),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由于“上怠于政,贵戚骄恣”,恶霸豪强横行不法,市井无赖四处滋事,以致于“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面对这种情况,新任长安令尹赏便以严刑酷法来整饬治安。在长安大狱中挖掘深坑,周遭围以砖石,名之为“虎穴”,然后命所属各级官员及城中百姓举报行为无轨、扰乱市井者得数百人,“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辆,分行收捕”,并将其大部分纳入“虎穴”,以巨石封口,数日后“皆相枕籍死”。尹赏命人将尸体抬出,埋于桓东之地,公布其姓名,待百日后再令各家重行收葬。一时长安城盗贼不生,秩序井然。百姓由此作歌唱道:“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表现了长安百姓对罪有应得的不法奸徒的嘲讽,同时也吐露出对尹赏严于执法的称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