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戰車。因其輪轂長於民用車,故稱。據近年在魯豫陝甘等地考古發掘實物觀察,其時兵車多爲獨轅、雙輪、扁方形輿。轂長約四十厘米,快速奔馳時車輪亦不易脱落。輪軸兩端,且裝置銅軎以殺傷敵徒兵。輪輻均爲偏榫,輪外側面中凹,即使在傾斜地行駛亦不易翻倒。轅呈曲形,便於在起伏地行奔。《左傳·昭公五年》:“因其十家九縣,長轂九百。”杜預注:“長轂,戎車也。”《穀梁傳·文公十四年》:“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何爲微之也? 長轂五百乘,綿地千里。”杜預注:“長轂,兵車。”參閲楊泓《中國古代兵器論叢·戰車與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