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镋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镋钯 镋钯武术器械的一种,系由古兵器演化而来。形似马叉,上有利刃,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平减至锋,弯股有四棱,甚锐,正锋与横股合为一柄。此器行於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此器自有(倭)寇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有镋扒、凤翅镋、五齿镋、月牙把、通天钯等。清拳谱曰:“何谓镋,四面八方挡,横竖迎面闯”。其击法有:拍、㧜、压、挑、扎等。动作招势有:扎捻势、中平势、骑龙势、架上势、闸下势等。民间武术界传有镏金镋、燕尾翅等套路。
☚ 排耙木 钯爪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钂鈀 钂鈀 tǎngpá 叉類兵器。長柄、鐵首、三齒。正鋒尖銳如鎗,兩側横股爲四棱體,弧形前彎,尖端低於正鋒,可擊可禦,兼有直刺與格架功能。由鎩演化而成。1982年浙江淳安曾出土宋代實物。刃尖爲三角形,鐵首長六十六厘米,横股闊二十八厘米。明戚繼光曾加改進,並用爲火箭發射架,爲戚家軍裝備中重要兵器之一。明·戚繼光《紀效新書·短器長用解》:“钂鈀,製長七尺六寸,重五斤……上用利刃,横以彎股,刃用兩鋒,中有一脊……彎股四棱,以棱爲利。”又,“而惟此一品可擊可禦,兼矛盾兩用。若中鋒太長,兩横太短,則不能架拿賊器;若中鋒與横股齊,則不能深刺,故中鋒必高二寸。且兩股平平,可以架火箭。”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三》:“〔钂鈀〕短兵中之長者也,钂鈀即叉也。” 镋钯明代创制的长杆多刃兵器。是一种多用兵器,近战格斗时可作刺杀兵器;距敌较远时,可将其杆插于地上,用其旁侧的两股,作为火箭的发射架;在水战中,可插于船舷上作为发射架,发射飞刀箭、飞枪箭,飞剑箭。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零四:“[镋钯〕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