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肾子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肾子草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 基源 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 原植物 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又名阿拉伯婆婆纳(《江苏植物志》)。 形态 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地面上,上部斜上,高15~45cm,质柔软。 基部叶对生,无柄,上部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宽约1~2cm,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钝锯齿。花单生于苞腋,苞片呈叶状;花柄长1.5~2.5cm,远超出于苞片之外;花萼4裂,裂片狭卵形,长6~8mm;花冠淡蓝色,具放射状深蓝色条纹;雄蕊2;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蒴果2深裂,状如倒扁心形,宽大于长,具网纹。种子舟形或长圆形,腹面凹入,有皱纹。 花期3~4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39页.2764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地角、郊外荒野、沟边及路旁。分布于中国华东以至西南各地。。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 【化学】: 含4’-甲氧基黄芩素-7-O-D-葡萄糖甙、6-羟基木犀草素-7-O-D-葡萄糖甙、6-羟基木犀草素-7-O-双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Cosmosiin)、洋蓟甙(Cynaroside)[1]。花含二种花色甙,酸水解得飞杨草素(Delphinidin)、葡萄糖、β香豆酸[2]。 参考文献 [1] CA 1985;102:75691j [2] CA 1973;78:156592r 【药性】: 性味 辛、微苦,平。 《贵州民间药物》:“平,辛,苦咸。” 功效 补肾壮腰,祛风止痛,截疟。 主治 肾虚腰痛,风湿疼痛,小儿阴囊肿大,疥疮,久疟。 ❶ 《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治肾虚,疗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贵州民间药物》:“治久疟:灯笼草(即肾子草)30g,臭常山3g。煎水服。” 单方应用 ❶ 《贵州民间药物》:“治疥疮:灯笼草煎水洗。” ” ” 食疗 《贵州民间药物》:“治肾虚腰痛:灯笼草30g。炖肉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