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镇肝熄风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镇肝熄风汤liverwind suppressing decoction

中兽医方剂名。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门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的汤剂。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口眼歪斜、转圈运动、四肢僵拘、痉挛抽搐、脉弦代有力等。

镇肝熄风汤 《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方药物】 怀牛膝 生赭石各30克 生龙骨 生牡蛎 生龟版 生杭芍 玄参 天冬各15克 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各6克 甘草4.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先把赭石、龙骨、牡蛎、龟版打碎先煎,后入诸药。1日1剂,煎熬2次,将先后2次药液混匀后,分2次早晚分服。
【主要功效】 镇肝熄风,育阴潜阳。
【适应病证】 内中风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头目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其脉弦长有力。
【方义分析】 此为近世经验方。方中怀牛膝归肝肾之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是为主药。生代赭石和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熄肝风,是为辅药。龟版、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三味,配合主药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成为镇肝熄风之良剂。
【加减应用】 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星6克;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24克,净萸肉15克;大便不实者,去龟版、赭石,加赤石脂30克。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症见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赤烦热,或时常噫气,肢体活动不利,口角歪斜,甚至颠仆昏迷。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

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中风证的代表方。方由怀牛膝一两,生赭石(扎细)一两,生龙骨(捣碎)五钱,生牡蛎五钱,生龟板(捣碎)五钱,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捣碎)二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组成。水煎服。功能镇肝熄风。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类中风证。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或脑中热痛,心中烦热,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或成偏枯,脉弦长有力者。
本方所治证属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血气并走于上所致。治以镇摄亢阳,滋养肝肾,平熄内风之法。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并能滋养肝肾,代赭石降气镇逆,并能平抑肝阳,共为君药;龙骨、牡蛎潜阳降逆,龟板滋阴熄风,玄参、天冬、白芍等滋养阴液,以维系肝阳,使肝阳不致上亢,均为臣药;至于茵陈、川楝子、麦芽之用,主要是协助君药以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以有利于肝阳之平降;甘草调和诸药,麦芽、甘草相配,又能和胃调中,以减少金石药物碍胃之弊,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潜镇清降,共奏镇肝熄风之效,故以镇肝熄风命名。临床用于中风,以头目眩晕、脑中热痛、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亦用于高血压病、脑溢血、脑血管痉挛、嗜铬细胞瘤、月经前期紧张综合证等属于肝阳上亢者。原方加减法:“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三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 羚羊钩藤汤   建瓴汤 ☛
000038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