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仔African myrsineMyrsine africana,别名碎米棵、铁帚反。紫金牛科铁仔属灌木。染色体数2n=46。高达2m。小枝被锈色柔毛,常具棱角。叶互生,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长0.5~3mm;花单性异株,数朵簇生于叶腋,花冠紫红色,有黑色腺点,花期2~6月。核果球形,紫黑色,有光泽,果期6~11月。产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非洲至印度也有分布。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气候。不择土壤,耐旱、耐瘠薄。播种繁殖。适于公园、庭园中孤植或群植观赏。 铁仔药名。见《中草药通讯》1972,(3):26。又名碎米棵、小铁子、牙痛草、大红袍、豆瓣柴。为紫金牛科植物铁仔Myrsine africana L.的根或全株。分布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苦、涩,平。清热除湿,祛风止痛,收敛止血。 ❶治肠炎,痢疾,血淋,风湿痹痛,牙痛,咯血,血崩,便血,脱肛,子宫脱垂。煎服:9~30g。 ❷治咽喉肿痛。煎水含漱;刀伤出血。鲜叶捣敷;烧烫伤。鲜叶煎水洗创面。茎皮和叶均含鞣质。叶、果实和嫩枝均含铁仔皂苷(Myrsine s aponin)。果实还含贝素、槲皮素。还含铁仔醌等。叶及小枝的乙醇提取物或铁仔皂苷对大鼠瓦克肉瘤-256有抑制作用,但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距太近,毒性颇大。贝素对绦虫有驱虫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