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醫療器具部 > 計量 > 錢匕 錢匕 qiánbì 醫用量具名。錢,指漢代五銖錢。匕,爲類似湯勺的用具。以銅錢作匕使用,故稱。以五銖錢量取藥末,取不落爲度,爲一錢匕;以五銖錢之一半抄取藥末,取不落爲度,爲半錢匕;藥末蓋滿五銖錢一邊之“五”字,取不落爲度,爲錢五匕。漢·張仲景《金匱玉函經·瘧病脈證並治》:“〔蜀漆散方〕右三件杵爲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温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例》:“錢匕者,以大錢上令抄之,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並用五銖錢也。錢五匕者,今之五銖錢邊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爲度。” 钱匕錢匕qián bǐ古代量取药末用的量器,约现在5分6厘,2克略多。《备急千金要方·合和》:“钱匕,以大钱匕全抄之。” 钱匕qiánbǐ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用汉代的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 用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 钱五匕者, 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 字, 以不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 合2 克强; 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 合1克强; 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1/4, 约今一分四厘, 合0. 6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