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馗 钟馗传说故事人物。唐代人,因貌丑应武举不第,愤而撞死。后唐玄宗病,馗托梦决心消灭天下妖孽,并啖一小鬼示之,明皇因而病愈,乃命画工吴道子画成钟馗捉鬼图(见沈括《补笔谈》)。小说《斩鬼传》即写其事。又清初张大复传奇剧本《天下乐》,写馗殿试时因貌丑被黜自杀,玉皇大帝封之为驱邪斩祟将军。旧时民间风俗,于端午节多悬钟馗之像(唐、宋时悬于除夕),以驱除邪祟。一说“钟馗”即“终葵”,合音为“椎”,椎可击邪,故借其意而为图像。 ☚ 济公 宋惠莲 ☛ 钟馗《钟馗》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又,唐·刘禹锡《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及《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也记新春年节,皇帝赐大臣钟馗画像及新历日事。又,《唐逸史》:“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痁疾作。昼梦一小鬼,衣绛,犊鼻,跣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搢一筠扇,窃太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小鬼奏曰:‘臣乃虚耗也。’上曰:‘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虚者,望空虚中,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俄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靸朝靴,径捉小鬼,先刳其目,然后劈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言讫,梦觉,痁疾顿瘳。乃诏画工吴道子曰:‘试与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成图进呈。上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赐与百金。”(摘自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梦钟馗”条,又见于高承《事物纪原》)又,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案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岁末翠华还宫。上不怿,因痁作,将逾月,巫医殚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屦一足,跣一足,悬一屦,搢一大筠纸扇,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而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截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痁苦顿瘳,而体益壮。……’” 【释义】钟馗是古代民间传说中人物,界于人、鬼、神三者间,民间常挂他的画像,用以驱邪除妖。关于他的传说,流传颇多,除捉鬼外还有“嫁妹”等故事,据有的学者考证,认为钟馗原是《周礼·考工记》的“终葵”(终葵,椎也。);而钟馗捉鬼故事最早见于晋代《太上洞渊神咒经》(见于敦煌写本2444,又见于《道藏》)。关于钟馗这一神道的来龙去脉,可参见刘锡诚文章《论钟馗》,载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出版的《民俗曲艺》111期,1998年)。而至唐、宋,则其故事逐渐完整,唐代还有岁末皇帝赐大臣钟馗画像的传统。因吴道子曾画钟馗像,后代名画家画钟馗像者甚多。至于民间画钟馗像以避邪更成为风俗。 【例句】①俺这里都是些紫绶金章官位,那里发付你个绿袍槐简的钟馗?(关汉卿杂剧《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红绣鞋])陈母讥讽三儿官小,比他做钟馗。钟馗死后,奉旨赐绿袍下葬。②骗了钟馗手里宝剑,拐了洞宾瓢里仙丹。(高明南戏《琵琶记》第二十六出《拐儿绐误》)骗子道白,说自己骗术高明,能骗煞钟馗。后世钟馗画像中手持宝剑斩妖捉鬼。③几曾见悲田院土地拜钟馗,判官当厅问牙推。(高文秀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三折[尧民歌])悲田院土地菩萨是个小小神道,用不着去拜钟馗。这里形容赵元突然被丞相尊重,不知所措。④我便似病人冲太岁,他管也小鬼见钟馗。(石君宝杂剧《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第二折〔一枝花〕)韩楚兰与灵春马私会时,被灵春马父撞见,就像病人冲犯了太岁神,小鬼见了钟馗似的害怕。 钟馗 钟馗,道教神话人物。传说为终南山人,生前应武举不中,愤而触阶而死,托梦唐明皇,自谓应武举不中,立志除灭天下妖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民间流传有钟馗嫁妹的故事。民间传说中的钟馗是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嫉恶如仇的化身。他手执宝剑、斩恶除邪,是中华民族心理上可敬可佩的英雄,这是中国文化乐观与不屈的象征。这种精神和品格,一直与我国劳动人民心心相印。 钟馗 钟馗也作钟葵。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善捉鬼除妖孽。据宋沈括《补笔谈》;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试武举未中,死后愿“除天下之妖孽”。明皇觉而体痊,“乃召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以进。上大悦,劳之百金,批告天下。”自此民间奉之为神。以作阴曹除恶之人,且有“嫁妹”等传说。书中第二十七回,宋仁为其女儿宋惠莲的死而上诉,反遭毒打,染役而死。作者写道:“正是失晓人家逢五道,冷饥鬼撞钟馗”。 ☚ 地藏寺 琳宫 ☛ 钟馗〈隐〉广东犯罪团伙指便衣警察。 钟馗古代传说中人物。相传唐玄宗病时,梦一大鬼,破帽、蓝袍、角带、朝靴,提小鬼啖之。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尝应举不第,触阶死,决心灭天下妖孽。玄宗觉而瘳,诏吴道子画其像。其说自唐已盛行,时翰林例于岁暮进钟馗像,并以赐大臣。民间亦贴钟馗像于闩首。宋元明之际犹然。惟改悬于端午,不知自何时始。按《周礼、考工记》、《礼记、玉藻》 皆有终葵,用以逐鬼,后世以其降邪,有取为人名者,后又附会为食鬼之神,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二二《终葵》。 钟馗zhōng kuí我国民间传说中的打鬼人物,俗于端午节多悬挂钟馗图像驱除邪祟: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腿。”(四十·926)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鍾馗 鍾馗 zhōngkuí 民間神名。據傳唐明皇病瘧,夕夢二鬼,大鬼便帽、藍袍、皮靴、袒一臂,小鬼絳衣犢鼻,竊寳物繞殿而逃,大鬼捉而啖之。帝問其名,自稱武舉不捷,觸階而亡,願盡除人間妖孽。帝醒,病頓愈而體益壯。招吳道子繪其像,批告天下。此說始流行於唐開元之後,其時每歲暮,翰林例進鍾馗像,并分賜大臣。民間亦爭貼其像於門首,五代之後改懸於端午。鍾馗形像首見於吳道子所繪《趨殿鍾馗》,面目奇醜,高大威武,此後歷代皆有其圖。莊中有諧。元代之後始見背插長劍者,今多依此,作爲驅邪鎮妖之善神。按,《周禮·考工記》載,帝王玉圭之首刻終葵形,表剛正不屈,先秦齊人稱椎爲終葵。鍾馗與終葵諧音,南北朝以來時見以鍾馗爲名者,後附會而成前說。參閱宋·沈括《夢溪補筆談》、清顧炎武《日知録·終葵》。 鐘馗 钟馗 钟馗钟馗,道教神话人物。传说为终南山人,生前应武举不中,愤而触阶而死,托梦唐明皇,自谓应武举不中,立志除灭天下妖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民间流传有钟馗嫁妹的故事。民间传说中的钟馗是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嫉恶如仇的化身。他手执宝剑、斩恶除邪,是中华民族心理上可敬可佩的英雄,这是中国文化乐观与不屈的象征。这种精神和品格,一直与我国劳动人民心心相印。 ☚ 龙王爷 欧伦神的传说 ☛ 钟馗zhōng kuí广东地区市井谓便衣警察。 钟馗 钟馗民间流传的驱邪之神。据传钟馗生前为唐代人,因应试武举未中而自杀,死后变成鬼头,专为宫廷捉鬼,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民间的驱邪避灾的尊神。以钟馗画像为驱邪之神始于唐。张说、刘禹钖《谢赐钟馗及历日表》称,每年岁末皇帝要赏赐大臣钟馗画像和新日历,钟馗像用以祛群厉(《文苑英华》卷五六九)。画史记载,唐吴道子画过钟馗、五代黄筌画过《钟馗捉鬼图》、宋石恪有《钟馗嫁妹图》、李公麟有《钟馗策蹇图》、马和之有《钟馗读易图》、刘松年有《钟馗出猎图》、元赵孟頫有《钟馗搔背图》、龚开有《钟馗出游图》、钱选有《钟馗垂钓图》、王振鹏有《钟馗濯足图》、王蒙有《钟馗寒林图》、明杜惧男有《钟馗照水图》、沈周有《钟馗移家图》、戴进有《钟馗夜游图》、唐寅有《钟馗骑牛图》、陈洪绶有《钟馗吟诗图》、清丁云鹏有《钟馗问渡图》。此外如黄慎、罗聘、任伯年等也都喜画钟馗。 ☚ 二十八宿 天主像 ☛ 钟馗 钟馗亦作“钟葵”,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据宋代沈括《补笔谈》 云,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誓为皇上消灭天下妖孽。明皇因而病愈,遂命画工吴道子画成图像,并批曰:“灵祇应梦,厥疾全廖。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旧时民间风俗,每年端午节时多悬挂钟馗之像,唐、宋时则在除夕时悬挂,以图驱除邪祟。 ☚ 伏羲 洛神 ☛ 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曾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因貌丑不中,愤而撞死,死后誓言要消灭天下妖孽。明皇因而病愈,并命画工吴道子画成图像。小说《斩鬼传》、戏曲《钟馗嫁妹》均演其事。旧时民间风俗,于端午节(唐、宋时为除夕)多悬钟馗之像,以图驱邪避祟。 钟馗zhōng kuí《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钟馗(3)。人名。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谓能打鬼和驱除邪崇。 钟馗zhong kuia deity supposed to be a chaser of demons (whose pictures used to be posted as charms at the entrance to houses to ward off evil influences) 钟馗Chung Kue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