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苇yī wěi借指船;形容渡河;航行。《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唐·孔颖达疏”“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浮栰然,非一根苇也。”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渡江一苇载,入洛五丁推。权德舆《送上虞丞》: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邵偃《河出荣光》: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杭。 一苇 一苇一束苇草。《诗经·卫风·河广: “谁渭河广,一苇杭(航)之。”后人即以一苇作为小船的代称。 ☚ 卖法 骨冗 ☛ 一苇 一苇《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疏:“正义曰: 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浮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此典形容渡河、航行;或用以指船。魏·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 一丸泥 一笑千金 ☛ 一苇《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跋予望之。”意思是,谁说黄河宽,一束芦苇可渡。谁说宋国远,踮起脚跟可望见。后以此指渡河或指过渡的小舟。杜甫《洗兵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一苇 一苇一束苇草作筏。《卫风·河广》一章:“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毛《传》: “杭,渡也。”孔《疏》:“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后人亦用为小船的代称。 ☚ 一曲 一束 ☛ 一苇 一苇yīwěi┃┃ 指小船。语见《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唐·杜甫《洗兵马》诗:“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宋·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清·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 ☚ 一帆 一棹 ☛ 一苇借指小舟。唐白居易《初入峡有感》诗:“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一苇一束芦苇。《诗经·河广》:“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因以“一苇”代称小舟。《三国志·吴书·贺邵传》载其上疏:“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全唐诗》七九骆宾王《晚渡黄河》:“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原。”又四八三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舟船部 > 小船 > 一葦 一葦 yīwěi 捆束蘆葦所爲之筏,代指小船。《詩·衛風·河廣》:“誰爲河廣,一葦杭之。”孔穎達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三國志·吴志·賀邵傳》:“臣聞否泰無常,吉凶有人,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葦可航也。”宋·蘇軾《前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一苇 一苇小船的代称。《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通“航”)之。”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 巨鹢 兰舟 ☛ 小船【同义】总目录 兰舟兰桡一苇小船 一苇yī wěi像一张苇叶那么小的船(1)。《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江上飘动。 小船 小船舫 舲 舼 舸(走~) 艓(艛艓;艓子) 桡 艒(艒艒船) 艖欐 小舟 芥舟 扁舟 偏舟 斛舟 叶舟 燕舟 蚁航 脚船 短篷 短榜 短楫 小桡 小棹 小轮 小翼 小鹢 一叶 斗船 鸭艄 苇航 航苇 一苇 ☚ 大船 筏子 ☛ 一苇❶代称船只,多称小船或简便的船。语出《诗·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孔颖达疏: “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浮栰然,非一根苇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