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可航【出处】 《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qi)予望之。” 【释义】 《诗经·河广》中说,谁说黄河又宽又广,用一根芦苇也可以渡过去。后以此典形容渡河、航行等。 【例词】 渡苇 杭苇 一苇 一苇杭 一苇可航 一苇通津 一苇航【用例】 〔渡苇〕 宋·吴文英《烛影摇红》:“一棹回潮渡苇,正西窗灯花报喜。” 〔一苇〕 宋·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一苇航〕 唐·萧颖士《舟中遇陆棣兄西归》:“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一苇可航〕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相距 相距距(相隔;差~;株~) 遥相间隔:遐阻 相距不远:一水之隔 水面相隔不远,不难渡过:一苇可航 一苇可渡 一苇可杭 苇航可渡 两者相隔不远:遥遥相望 一水之隔,相距不远:盈盈带水 盈盈一水 相距较近:阔疏 相距很近:隔手 相距咫尺 事物之间距离极小:间不容发 相隔极短,紧相连接:节节寸寸 相隔悬殊:天壤 相距甚远:径庭殊隔 相距很远:胡秦 两者相隔很远:相隔天渊 相去天渊 相距虽远却像在眼前一样:阶前万里 虽远犹近 (相互间距离:相距)
另见:相距 距离 远 近 ☚ 各种程度的距离 远 ☛
解决事情 解决事情解手 帮助解决急难的事: 急 救急 以急切的心情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事情:急人之急 趣人之急 趋人之急 因人之急 赒人之急 周人之急 赒人之急 周人之急 济人之急 赴人之急 以急切的心情帮人解决忧愁事:急人之忧急人之虞 用微薄之力可以把事情解决:一苇可航 一苇可渡 对于当世有所怀疑的事,通过考察历史来求得解决:疑今察古 事情、纠纷等经过官府来解决:惊官动府 清理平反冤案,解决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难案件:理枉雪滞 理冤释滞 事情极容易解决:以汤沃雪 滚汤浇雪 ☚ 解决 解决困难 ☛ 一苇可航yī wěi kě hánɡ一只小船就可以渡过去。 ❶ 意指水面不宽。《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一苇: 当作筏子的一捆芦苇,指代小船。 ❷ 后也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很容易达到目的。也作“一苇可渡”。 一衣带水 一苇可航yī yī dài shuǐ;yī wěi kě háng衣带: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喻很窄、很近;一苇:一条小船。比喻两国或两地相距很近,乘一条小船即可过去。安子贞《盛夏访日话友谊》:“人们常用‘~’形容中国与日本的邻近关系。确实,中、日两国地理上接近,文化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