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子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子期 钟子期辞赋中人物。又名钟期,古代善辨音者。东方朔《七谏》:“伯牙之绝弦兮,无钟子期而听之。”王逸注:“钟子期,识音者也。言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不肯复鼓,以为世无知音者也。”《太平御览》引《傅子》:“昔者伯牙子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止于岩下,援琴而鼓之,为淋雨之音,更造崩山之曲。每奏,钟期辄穷其趣。曰:‘善哉!子之听也。’”据此,后来用“知音”表示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参见“伯牙”条。 ☚ 钟仪 重华 ☛ 钟子期借指知己。唐王绩《古意》 诗之一:“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钟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者,乃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淮南子·修务训》。亦省作“钟期”。晋陶潜《陶渊明集》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钟子期zhōng zǐ qī春秋时楚人,古代著名的音乐鉴赏大师。《七谏·谬谏》:“无钟子期而听之。” 钟子期zhōng zǐ qī〖名词〗 钟子期春秋时楚人。钟氏,名期,尊称钟子期。一说名徽,字子期,或谓楚国郧公钟仪的后裔。相传隐居汉水下游马鞍山,身为樵夫。伯牙弹奏琴曲,志在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听后能立即解释曲调的象征意味。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间已无知音,于是打破琴身,弄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淮南子·脩务训》:“是故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高诱注:“钟,官氏;子,通称;期,名也。达于音律。伯牙,楚人。睹世无有知音若子期者,故绝弦破其琴也。”《吕氏春秋·本味篇》、《风俗通义·声音》对此亦有记述。参见“伯牙”。 钟子期春秋时音乐家。钟氏,期名,子是通称。楚人,或称钟子、子期、钟期。精于音律,他听伯牙鼓琴,志在太山,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间,志在流水,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以为知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