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化学工业
山区农民土法炼硫磺、蒸馏松节油、松焦油、熬樟脑油、山苍籽油等植物芳香油。“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化肥厂、农药厂减产,社队小化肥、小农药、小农膜厂兴起,生产化肥、农药,支援农业生产。1978年,全省乡、村两级化工企业有143个,从业人员5 315人,创工业产值1 743万元。其中:化肥企业29个,从业人员978人,生产各种化肥36 917吨;农药企业5个,生产农药333吨。70年代末80年代初,化工制药开始兴起。1977年,德兴县香屯公社兴办德兴县第二制药厂,批准批量生产“牡荆油胶丸”,从此,社队制药工业开始发展。有不少企业发展成为省内的大型医药企业。1994年,江西洪城制药厂、江西东方制药厂的产值均超过亿元,江西东方制药厂的苯唑霉素钠、头孢唑啉钠两个产品,填补了江西省的空白。与此同时,还发展了一批原料化工、日用化工企业。其产品主要有尿醛树脂、黏结剂、密封胶粘剂、堵漏胶、涂料色浆等,许多企业已成为乡镇化工行业的优良企业,其产品成为名优产品。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生产化工原料药14 098吨,中成药441吨,农用化肥212 260吨,塑料制品30 409吨。乡、村两级化工企业1 087个,产值占全省乡、村两级工业产值的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