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声全国十大杰出工人:重庆铁路分局重庆客运段列车员钟声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辑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154页 钟声 钟声夏渌著。1947年春草社出版。春草诗丛第3辑之一。收《先知者》、《微弱的火花》、《钟声》等诗20首。 ☚ 独语集 独语诗集 ☛ 《钟声》《钟声》
胡征 你又走上了钟台 敲打呵,老卢 用你的铁锤 在日子上留下响亮的记号 用那好听的声音 向世界广播着 庄严的歌 钟声召唤着 叫奔驰的马 跑得更快 叫有翅膀的 更高地飞 思想吧 在钟声里…… 【赏析】 这是一首由钟声而引发的抒情短诗。 这钟声不是来自深山古刹、教堂尖顶或钟楼之上,而是源于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又由革命圣地而传播开去。因此,它具有一种亲切、庄严、发人深思、催人向上的感召力和神圣感。它是一个革命战士对党的伟大号召、严峻复杂的现实和特殊时代精神的敏锐感应。 一声“老卢”,多么亲密平等而又满怀敬意的称呼,这是延安时代人际关系的巧妙暗示。他不是第一次走上钟台,也不用线索去拉响钟声,而是用铁锤去有力地敲打。他也不是以钟声来报晓早晚时刻,渲染神秘气氛,而是借此记载和刻镂党率领民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响亮记号和丰功伟业,让它那独特而嘹亮的歌喉向世界高唱人民要当家、民族不可辱的庄严歌声。 1942年初,蒋介石背信弃义,悍然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年6月,日寇为了配合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进攻,把中国变成它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加紧对解放区、特别是华北解放区的“扫荡”和“蚕食”,敌后解放区进入了空前困难的时期。对此,我党针锋相对,一方面痛斥和揭露国民党的无耻行径;一方面发动抗日军民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等多种斗争形式,同时派出大批武工队深入敌后,机动灵活地袭扰日寇。年底,党中央为了渡过难关,轻装上阵,采取了“精兵简政”的有力措施。翌年春,全党又掀起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整风运动,以便清除流毒,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团结对敌。……这一切,似战鼓,更加激扬起人民的抗敌热情;如号角,召唤着根据地军民,叫“奔驰的马跑得更快”,让“有翅膀的更高地飞”;像清泉,洗涤了胸中的污秽,滋润了心田的绿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壮大,对外群情激奋,内部自由严整。而它们,在诗人的独特感受中,又化作钟声这一具体形象,以传达自己深长的思考,去表现自我神圣的感情。 伴随着那悠扬悦耳的钟声,作者没有采取江河直泻的抒情方式,而是选用富于暗示和象征的意象,借平易蕴藉的诗句,以跳跃多变的节奏,意味隽永地高唱了一曲舒缓而又快捷、柔婉而不乏刚劲的延安钟声之歌。 钟声 钟声鑅 金声 霜钟 钦钦 鸿龙 另见:钟 击乐 ☚ 管乐声 鼓声 ☛ 钟声 《钟声》Колокол俄国最早的革命杂志,工人报刊的先驱。1857年由赫尔岑和奥加辽夫在伦敦出版。每月出1—4期,原为《北极星》的增刊,不久独立出版。1865年移至日内瓦,共出过245期。1868年,改用法文出版,共出15期,有几期印有俄文附刊。发行量曾达到2500份。该刊早期提出连同土地解放农奴,废除肉刑和书报检查等民主要求。1859—1861年,一度倾向自由主义,对沙皇存有幻想,受到《现代人》杂志的尖锐批评。1861年后坚决站在革命民主派一边,广泛报道俄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揭发政府的机密,官吏的专横腐败和地主的凶残。刊登民主革命纲领。它在俄国社会各界有很大影响,国内拥有大批自愿的通讯员。巴枯宁、杜勃罗留波夫、米哈伊洛夫、屠格涅夫、流放归来的十二月党人,以及加里波第、马志尼、雨果、蒲鲁东等名人为它供过稿。它在俄国工人报刊出现以前站在革命的自由报刊的最前列,在推动普遍民主和革命运动,反对专制和农奴制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俄国各进步报刊受它的影响,都广泛地展开讨论废除农奴和建立民主政治问题。 ☚ 俄国思想 钟声报 ☛ 钟声ring;sound 钟声ringing of bel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