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部金部 金部官署名。属尚书省户部。北宋前期置判部事一人,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主管金部事,掌钱币给纳收藏,勾考平准、市舶、推易、商税、盐茶等岁入之数,并颁布度量衡之制度标准。 ☚ 度支 仓部 ☛ 金部官署名。唐代尚书省二十四司之一,属户部。掌国家库藏出纳,市肆交易及度量权衡等制度。 金部 金部官署内设机构名。唐代始置。属户部。宋亦沿置。掌理国家库藏、钱帛收支簿计等事。唐以前有官无衙署,三国时有金部郎,后齐及隋设郎中1人或2人。《旧唐书·职官志二》: “金部郎中1员 (从五品上); 员外郎1员; (从六品上); 主事3人,(从九品上); 令史8人,书令史21人,计史1人,掌固4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判天下库藏钱帛出纳之事,颁其节制,而司其部领。” ☚ 金科 金帛部 ☛ 金部 金部中国古代掌管铁帛出纳的官署。魏、晋时设金部郎。南北朝后齐和隋均于度支尚书之下设金部侍郎一人,掌钱帛出纳之事。唐、宋时期,金部隶属户部,置金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专掌钱帛出纳之审核、鉴批,而由太府寺凭证发放。 ☚ 金银铺 流泉 ☛ 金部 金部魏晋南北朝时掌金玉锡石诸事的官署。周朝有金职官, 掌金玉锡石丹青之令。魏晋以后, 列曹尚书下始设金部郎, 与仓部、度支、左民、右民、库部等共为二十三尚书郎,或三十四曹郎之一。此后历代皆有此部。南朝宋、齐以后属度支尚书统领。北齐金部主管才量尺度, 内外诸库藏文帐。隋初金部官改称金部侍郎, 炀帝时改称金部郎。唐朝称金部郎中, 高宗时改金部为司珍, 玄宗时改为司金, 另置铸钱使, 以他官为之。肃宗时改司金为金部, 掌库藏金宝货物, 权衡度量等事。 ☚ 仓部 水部 ☛ 金部jīn bù官名。掌库藏钱帛金宝、出纳账籍审核及度量衡的政令等。三国时曹魏始置尚书金部郎,其后晋、宋、齐、梁、陈、隋皆沿其制。隋初称金部侍郎,后隋炀帝改称金部郎。北魏改称金部郎中,其后北齐、唐、五代、宋皆沿其制。辽金元不设。另外,隋、唐、五代、宋,还设有金部员外郎。隋有金部承务郎。见《历代职官表·第四表》、《晋书·职官·尚书郎》、《宋书·百官上·尚书令》、《南齐书·百官志·尚书令》、《隋书·百官上·尚书省》、《新唐书·百官一·户部·金部郎中》、《宋史·职官三·户部·金部郎中》、《通典·职官五》。 金部官署名。❶三国魏置,为尚书省(台)诸郎曹之一,设金部郎为长官,掌国家库藏钱帛的收支、铸币等。晋、南北朝沿置,南北朝时属度支尚书。隋朝置为尚书省民部(度支)四司之一,设金部侍郎为长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金部郎。唐朝沿置,为户部四司之一,设金部郎中为长官。 金部官署名。三国魏有金部郎。南朝宋置曹。度支尚书所领下属机构。隋唐隶户部,更名金部司。掌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审核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长官为金部郎。隋初改称金部侍郎。唐初改为金部郎中。金、元废。 金/銀/鉛/錫/銅/鐵/鋚/鏤/銑/録/鑄/銷/鑠/鍊/錮/鋏/鏡/鍾/鑑/鐈/鑊/銚/鉉/鎣/鑪/錯/鉥/鍼/鈹/鎩/鈕/鏨/鐫/鑿/錢/銍/鎮/鉗/釱/錐/鋭/鑽/銓/銖/鈞/鈴/鉦/鐃/鐸/鐘/鎛/鏓/鏐/鏑/鎧/鑾/鉞/銜/鋪/鉅/銘/鎖/鉢/鉘 ☚ 協 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