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
论文。阿丁撰。刊1936年4月《天地人半月刊》第四期。主旨在探讨《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及艺术成就。作者认为《金瓶梅》的中心思想“在于讽世”,“在于暴露资产阶级的丑恶。”作品描写上至朝廷下至奴婢的腐败,人情的险恶,世态的炎凉等群众“反抗的、极积的意识”,与其它三部奇书相比,更显示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人情小说”。其艺术上的“特长”是“平凡处透不平凡”,“琐屑处见不琐屑”、“全书有结构,有伏线,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并且,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个性各活现纸上”,金莲之娇娆、武松之刚直等“直欲于纸上呼之而出”。本文还注意从中国小说的发展中来探讨《金瓶梅》之价值,不仅将作品与《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比较有其伟大之处,而且把书中的人物亦一一和《红楼梦》等人物对照,说是“红楼梦之师”。本文异于当时较多的探求作者、“淫书”之类的文章而注重《金瓶梅》本身的研究,立论公允、观点明确,曾对今人的研究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