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金幣 > 金版 金版 jīnbǎn 亦作“金鈑”,亦稱“印子金”、“爰金”。通常指戰國時期楚國鑄造的黄金貨幣。形狀爲拱背之方形、長方形、圓形數種。多出土於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陝西咸陽、西安亦有出土。完整者重約一斤,上鈐銅模方形印格,其鈐印數有多至六十者。已發現的印文有郢爰、陳爰、䣓爰、盧金、少貞、穎、專爰等,以郢爰最爲多見,陳爰次之,其他皆珍罕。所鈐印文“爰”字爲重量單位名稱,錢家釋讀不一,較流行者有“爰”、“爯”二釋。其餘文字有以爲皆鑄幣地名;亦有以爲偶當别解者,如“盧金”、“少貞”,應釋爲“爐金”、“小鼎”,示精煉之意。印爲鑿模銅印打製,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二件“郢爰”青銅鑿模,傳爲壽縣出上。是幣爲稱量貨幣,支付時,常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碎塊,以其實重使用。其流通上限尚無界說,下限至西漢初年。西漢一代又有多種倣製品,通常作冥幣使用,常見有銅、鉛、泥三種質地,尤以泥質居多。銅質倣製品中有鎏金者。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一:“壽州八公山側土中及溪澗之間,往往得小金餅,上有篆文‘劉主’字,世傳淮南王藥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謂之印子金是也。”《大明一統志》卷七:“紫金山在壽州東北一十里,山有車轍馬蹟,謂淮南王賓客之遺蹟。世傳昔有人獲小金埤,可以療病,疑爲丹沙所化。” 金版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章牘版籍部 > 版籍 > 金版 金版 jīnbǎn 金屬製成之版。國有大事則鏤於其上。亦指金匱之書。《周禮·秋官·職金》:“旅於上帝,則共其金版。”鄭玄注:“鉼金謂之版。”《逸周書·大聚解》:“余知其極有宜,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文選·劉峻〈廣絶交論〉》:“聖賢以此鏤金版而鎸盤盂,書玉諜而刻鍾鼎。”吕向注:“金版,金匱之書。” 金版 金版春秋晚期至战国末期的一种黄金秤量货币。亦称爰金、爯金。铸行于楚国。其形制多为曲版状或圆饼形,所以又称作饼金的。从出土物看,大体有有印金版、有文字金版和无印无文金版三种类型。有印金版每块可钤小方印1至50多个,含金量约95%左右。 ☚ 古代黄金形态 饼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