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国铨升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国铨升制 金国铨升制金国制定的官吏晋升制度。其职事官任期有限,到期考核,以决其升黜。《金史·选举志二》:“金制,文武选皆吏部统之。自从九品至从七品职事官,部拟。正七品以上,呈省以听制授。凡进士则授文散官,谓之文资官。自余皆武散官,谓之右职,又谓之右选。文资则进士为优,右职则军功为优,皆循资,有升降定式而不可越。凡铨注,必取求仕官解由,撮所陈行绩资历之要为铨头,以定其能否。其有犯公私罪赃污者,谓之犯选格,则虽遇恩而不得与。旧制,犯追1官以至追4官,皆解任周年,而复仕之。承安二年 (公元1197年)定制,每追1官则殿1年,凡罢职会赦当叙者,及降殿当除者,皆具罪以闻,而后仕之。凡增课升至六品者,任回复降。既廉升而复察不同者,任回亦降。……凡官资以30月为考,职事官每任以30月为满,群牧使及管课官以3周岁为满,防御使以40月、三品以上官则以50月、转运则以60月为满。司天、太医、内侍官皆至四品止。凡外任循资官谓之常调,选为朝官谓之随朝,随朝则每考升职事1等,若以廉察而升者为廉升,授东北沿边州郡而升者为边升。凡院务监当差使则皆同从九品。” “承直郎以上者,一考正七品,除运判、节察判、军刺同知。两考者从六品,除京运判、总府判、防御同知。奉直大夫已上,一考者从六品,除同前。两考从五品,除节运副、京总管府留守司判官。”“以散阶官至五品亦勾充,不愿者听。”“以进士官至承直者众,遂不论官资但以榜次勾补。” “以外多阙官,论者以为资考所拘,难以升进,乃命不论官资,凡一考者与六品,次任降出正七品,第三任与六品,第四任升为从五品。两考者与从五品,次任降除六品,第三、四任皆与从五品,五任升正五品。” “进士未历任者,亦得充补,一考者除上县令,再任上县令升正七品,如已历一任丞簿者,旧制除六品,乃更为正七品,一任回降从七品,再任正七品升六品,如历两任丞簿者,一考旧除六品,乃更为正七品,一任回免降,复免正七一任,即升六品。曾历令一任者,依旧格六品,再任降除七品,还升从五品。兴定二年 (公元1218年) 敕初任未满及未历任者,考满升二等为从七品。初任未满者二任、未历任者四任、回升正七品,两任正七皆免回降。凡不依榜次勾取者同随朝升除,俟榜次所及日听再就补。兴定五年,定进士令史与右职令史同格,考满未应得从七者与正七品,回降从七一任。所勾诸府令史不及三考出职者除从七品,回降除八品。若一任应得从七品者除六品,回降正七品,若一任应得正七品者免降。” 《选举三》: “右职。省令史、译史。皇统八年 (公元1148年) 格,初考选一重,女直人依本法外,诸人越进义,每30月各迁两重,120月出职,除正六品以下,正七品以上职官。正隆二年 (公元1157年) 更为50月迁一重。初考,女直人迁敦武校尉,余人迁保义校尉,150月出职,系正班与从七品。若自枢密院台六部转省者,以前已成考月数通算出职。大定二年 (公元1162年) 复以30月迁一官,亦以120月出职,与正、从七品。院台六部及它府司转省而不及考者以三月折两月,一考与从七,两考正七品,三考与六品。三年,定格,及75月出职者,初上令,二中令,三下令,四、五录事,六下令,七中令,八上令。150月出职者,初刺同、运判、推官等,二、三中令,四上令,回呈省。大定二十七年,制一考及不成考者,除从七品,须历县令三任,第五任则升正七品。两考以上除正七品,再任降除县令,三、四皆与正七品,第五任则升六品。三考以上者除六品,再任降正七品,三任、四任与六品,第五任则升从五品。” ☚ 金国考试官 金国廉察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