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
位于和县城北15公里的陶店乡汪家山北坡上,为寒武纪石灰岩洞穴堆积。1973年冬,当地农民发现洞内埋藏不少动物化石,称其为“龙骨”,山洞就习称为“龙潭洞”。1980年10月开始正式发掘,先后挖出犀牛、剑象、河狸、虎、熊等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50余种;同年11月,挖掘出猿人头盖骨1具、上臼齿4颗,左下颌骨1块,额骨眶上部1块,臼齿及上内侧门齿数行。这些材料至少属于青年、壮年和老年三种以上人体。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得最完整的标本。和县地处长江中游,根据考古人员的分析,它具有眉脊粗壮,颅骨宽而低、顶骨平、脑量小等特点,属于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被称为“和县猿人”。这一遗址,也就成为江淮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和县猿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的共性与差异,探索中华文化的渊源和长江阶地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现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