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华丛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华丛书 《金华丛书》是清代一部郡邑类丛书。浙江金华自南宋以来,产生了众多名人贤达,像宋代以经术著称的有吕祖谦、王柏、金履祥,元代有许谦、黄潜、吴莱,明代有宋濂、苏伯衡、章懋等。政学、理学和文学各派人物著述丰富,不胜枚举。仅《直斋书录解题》中即著录50余种。胡凤丹鉴于家乡自咸丰年间叠遭兵燹,先哲遗著大半散佚,因此他返回故里后,就在西湖上设立退补斋书局,把家中的旧藏书汇集成书,进行刊刻。有清同治、光绪年间胡氏退补斋刊本,民国间补刻本。 胡凤丹(生卒年不详),字月樵,浙江永康人,曾任湖北道员及湖北书局官员。在湖北时,曾从《四库全书提要》中采辑金华一郡的著述,共165种,按照提要门类;编成《金华丛书书目提要》8卷。他在杭州设立的退补斋书局,刊刻精审,号称善本,有《退补斋集》。 《金华丛书》收书67种,730卷。书首有《金华丛书书目提要》8卷,以下各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计经部15种,史部11种,子部13种,集部28种,大多是宋、元、明人的著作。其中经部易类2种,书类5种,诗类3种,春秋左传类2种,四书类3种,为宋吕祖谦、金履祥、王柏、元许谦等人之著作。史部著作多为编年、杂史、传记类著作。子部所收多为笔记类著作,有些书(如方勺《泊宅编》等)还具有史料价值。集部计唐2种、宋11种、元8种、明7种。所收各书多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其中著录者44种,列入存目者20种。校勘尚称精严,其中《蜀碑记》、《唐鉴》、《枫山语录》、《骆丞集》、《忠简公集》、《龙川文集》、《石洞贻芳集》等书尚附有胡凤丹所撰考异辨伪。各书所据底本多取之《四库全书》。该书搜罗未备。民国十三年(1924),其子胡宗楙又续辑60种,刊为《续金华丛书》,体例略同《金华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计经部5种,史部7种,子部13种,集部35种。所收亦皆为明以前人之著作。每书之后,间有胡宗楙所撰考异。有民国13年(1924)永康胡氏梦选镂刻本。 金华丛书六十九种,七百四十二卷。清胡凤丹编。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官湖北道员,曾编有《金华文粹书目提要》。丛书收金华历朝著作六十九种,按四部排列,计经部十五种,史部十一种,子部十四种,集部二十八种,前有《金华丛书书目提要》八卷。其中宋人吕祖谦收 《东莱吕氏古易》 一卷、《周易音训》二卷、《左氏传说》二十卷等,王柏收《研几图》一卷、《鲁斋集》十卷等,金履祥收 《大学疏义》一卷、《论语集注考证》十卷、《孟子集注考证》七卷等;元人许谦收《读书丛说》六卷、《诗集传名物抄》八卷等,黄溍收 《曰损斋笔记》一卷、《黄文献公集》十卷,吴莱收《渊颖集》十二卷等;明宋濂收《洪武圣政记》二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等,苏伯衡《苏平仲集》十七卷等,章懋《《枫山章先生集》九卷附《实纪》八卷 (另附明阮鹗《枫山章先生年谱》二卷)等。以上诸人均为金华历代著名学者。丛书多用《四库全书》本刊印,未收善本,且刊刻不精。有清同治光绪间永康胡氏退补斋刊本、清同治光绪间永康胡氏退补斋刊民国补刊本。1983年江苏古籍刻印社出版二十九函三百四十册影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