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刚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金剛 > 金剛鑽
金剛鑽  jīngāngzuàn

即金剛。

金刚钻

金刚钻

经过琢磨后的金刚石。化学成分为纯碳,硬度为10,是最为贵重的宝石。这种特殊结构的碳。因具有高折光率和强的色散性,故显强金刚光泽,因灿烂闪光而被誉称为金刚钻。金刚钻以无色透明者最佳,但无色透明中,略带蓝色者称“水火色”更是佳品,而深蓝、深黑、深黄者分别称为“蓝钻”、“黑钻”、“金钻”也均属上品。同一矿区所产钻石,常具有固定的颜色,所以有经验的工艺师常视其颜色可以认出产地。金刚钻在X光或紫外线下可显出荧光,可用来与仿制品区别真伪。

☚ 汉白玉   “金刚石”薄膜 ☛

金刚钻diamond bollworms

棉田常见的一类钻蛀性害虫。鳞翅目,夜蛾科。为害棉花的金刚钻有7种: 鼎点金刚钻、翠纹金刚钻、埃及金刚钻(或棉斑实蛾)、澳洲金刚钻、非洲金刚钻、柳金刚钻和西班牙金刚钻。
分布规律
非洲和澳洲以埃及金刚钻和非洲金刚钻为主,印度及东南亚以翠纹金刚钻和埃及金刚钻为主,东亚一带(包括中国)以翠纹金刚钻和鼎点金刚钻为主。在中国,翠纹金刚钻遍及华南棉区各省及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的南缘,鼎点金刚钻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及华南棉区,埃及金刚钻只分布在云南、广东和台湾省。各地区的优势种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别:湖北江陵为鼎点金刚钻和翠纹金刚钻混生区,7月份鼎点金刚钻占绝对优势,8月后翠纹金刚钻渐增,9月下旬成为主要优势种;贵州思南棉区,翠纹金刚钻与鼎点金刚钻混发,前者占88%,后者占12%,9月后,鼎点金刚钻几乎绝迹; 四川棉区全年均以鼎点金刚钻为主;云南棉区为翠纹金刚钻和埃及金刚钻的混生区,鼎点金刚钻极少,地势高低常致种间比例不同: 元江海拔396.6米,埃及金刚钻只占9.8%,翠纹金刚钻占90.1%,宾川海拔1 438.4米,埃及金刚钻达92%,翠纹金刚钻只占7.9%。
特征与习性

鼎点金刚钻 学名Earias cupreoviridis (Wal-ker)。成虫体长6~8毫米,前翅黄绿色,外缘角橙黄色,外缘波纹褐色,翅上有3个鼎足而立的褐红圆点。末龄幼虫体长10~15毫米,唇基橘红色,有褐色圆斑,腹足趾钩18~22个,臀足趾钩22~23个(图1)。蛹长7.5~9.5毫米,肛侧突3个。主要寄主有棉、蜀葵、赛葵、黄花稔、冬苋菜等。黄河流域棉区年生2~4代,长江流域棉区4~6代,华南棉区7~8代。以长江流域棉区为害较重,其次为河南、河北南部、陕西泾渭灌区以及中棉种植区。云南棉区虽有发生,并不为害棉花,在黄花稔上生活。长江流域棉区第一代于4月下旬始发,幼虫在木槿、锦葵等寄主上为害;第二代成虫于6月上旬发生,侵入棉田;第三代成虫于7月上中旬发生; 第四代于8月上旬出现; 第五代在9月上中旬发生。世代重叠,为害盛期在7~9月,长江以南以7~8月为害严重。9月中下旬幼虫开始结茧越冬。越冬茧多附于棉株枯叶、残枝及枯铃内,也可潜伏在枝干及土缝内。成虫昼伏夜出,深夜到凌晨活动交配最盛。交配后次日产卵,以第三至第五天产卵最多,一般产200粒左右。棉株上部着卵占总卵量的83%。大发生年被害蕾铃脱落率占总脱落率的70%。3~4月气温高低可影响其发生期:25~27℃、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最适幼虫发育;32℃以上对发育不利;大雨不利于成虫产卵和初孵幼虫存活(见有效积温法则)。


图1 鼎点金刚钻


翠纹金刚钻 学名Earias fabia (Stoll)。成虫体长9~13毫米,前翅有一白色宽条斑(图2)。末龄幼虫体长12~15毫米,唇基深褐色。腹足趾钩17~20个,臀足趾钩16~18个。蛹长8~10.5毫米,肛侧突2~3个。寄主有棉、野麻等。湖北棉区年生4~5代,江西、湖南5~6代,云南开远8~9代,广州9~10代,海南、云南元江10~11代。长江以北迁入棉田的时期比鼎点金刚钻晚,江苏南京棉田7月中、下旬始见幼虫,湖北、江西6月下旬至7月中旬始见,而云南开远早在2月上旬始见成虫,2月中旬见幼虫。长江以北各虫态均不能越冬,江苏南京、湖北武昌和江西幼虫化蛹后虽有少数可活到翌年1~2月,但未见羽化,其虫源主要来自外地。广西百色、南宁和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可终年繁殖,冬季无明显休眠现象。26~30℃和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发生,天气干旱或大风雨对产卵和发生不利。每雌平均产卵150粒左右,产卵历期5~6天。



图2 翠纹金刚钻


埃及金刚钻 学名Earias insulana (Boisdu-val)。成虫体长7~12毫米,前翅暗绿色,前横纹W形,后横纹与亚横纹V形。末龄幼虫体长10~15毫米,唇基乳白,下方微暗。腹足趾钩13~17个,臀足趾钩16~18个。蛹长8~15毫米,肛侧突5~8个。寄主有野苘麻、棉和猪屎豆等。第一代幼虫2月中旬至3月下旬发生,4~12月每月可发生1代。夜间羽化为成虫,午夜后到翌日早晨交配,交配后次日产卵。卵散产于嫩头、花蕾、铃柄、边心及苞叶上。幼虫发育起点温度约为12℃,有效积温407日度。印度曾观察到埃及金刚钻与翠纹金刚钻在自然环境中杂交。从11月到翌年2月羽化的成虫前翅斑纹有明显变异,有些与翠纹金刚钻前翅斑纹相似。
为害习性
初孵幼虫以取食棉株嫩头、嫩叶为主,稍大后蛀食花蕾、棉铃。嫩头被害后枯萎折断,幼蕾被害变褐枯死脱落,大蕾被害苞叶张开脱落。为害花时取食花蕊、咬断柱头不能结铃,为害青铃多从基部蛀入,取食棉子和纤维,小铃常脱落,大铃常烂铃或成僵瓣,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影响为害的主要有气候、寄主、棉种、栽培制度和天敌等因素。
气候影响种群组合 云南、广东气温终年在18℃以上,翠纹金刚钻和埃及金刚钻成为华南棉区的主要为害种,在云南干旱时以埃及金刚钻为主,湿润时以翠纹金刚钻为主。长江流域棉区冬季温度低,以鼎点金刚钻为主。
寄主植物是虫源地和桥梁 金刚钻可以在棉花与其他寄主间来回取食为害,使棉花不断遭受重害。云南金刚钻寄主植物达4科17种之多,在棉花收获时,一株野苘麻上可达70多头虫。
混栽棉区有利于金刚钻转移为害 华南部分棉区棉花有春播、秋播、宿根棉和再生棉之分,在混栽地区,金刚钻常转移为害并终年繁殖。长江流域棉区一熟棉初期重,两熟棉后期重,但均较华南棉区为轻。
金刚钻对棉花品种的选择性 按为害程度依次为亚洲棉、陆地棉、海岛棉。同一地区同时种植不同品种,因播期、生育期不一,利于金刚钻转移选食。
天敌 埃及曾利用短角茧蜂进行防治收到成效。江苏南通棉区,金刚钻蛹被寄生达57.2%,其中费氏大腿蜂占87%,有效地抑制了金刚钻的为害。金刚钻的捕食性天敌有小花蝽、三色长蝽、普通长脚胡蜂、窄姬猎蝽、华姬猎蝽、大眼蝉长蝽、食卵赤螨、中华猎蝽、瓢虫、蜘蛛等。寄生性天敌有金刚钻直径绒茧蜂、金刚钻曲径绒茧蜂、金刚钻角额姬蜂、金刚钻柔茧蜂、大腿蜂、红铃虫甲腹茧蜂、螟铃悬茧姬蜂、花腹姬蜂、地蚕大铗姬蜂、黑姬蜂等。印度有勒氏小茧蜂寄生幼虫,金刚钻驼姬蜂寄生蛹。
防治方法
中国棉区金刚钻种群组合南北不同。在鼎点金刚钻为主的发生地区宜掌握好早春发生基数,即于5月上旬开始利用蜀葵、木槿等寄主植物诱卵,分析发生基数和出现早迟。也可采用黑光灯诱蛾,在蛾量突增后10天即为棉田卵量剧增日,可定出防治适期。对硫磷、辛硫磷、敌百虫、甲萘威对幼虫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对硫磷可同时治虫杀卵。在野生寄主多和多季植棉的华南地区,可采取截断食物链恶化产卵取食条件和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改种一季棉、棉粮轮作、早拔秆灭残茬、早播密植、早打顶、打群尖、早灌早追肥、早熟早收等农业措施也有一定效果。运用无食料季节消灭虫源地、躲过为害高峰、控制棉田种群密度、保护和利用天敌,逐年推行可减轻为害。
金刚钻

072 金刚钻

上海著名小报。1923年10月18日创刊。由施济群、陆澹庵、朱大可、严独鹤、孙玉声等10人集资创办,与当时上海最大的小报《晶报》对垒。因金刚钻的硬度可以刻晶,故名。初无主持人,后推施济群主持。陆澹庵、梦云等先后任主编。内容倾向文艺,注重长篇小说连载,并常登名人随笔、掌故、轶闻、漫画。所载《众生相》、《铁血情丝》和 《文坛点将录》、《章太炎轶事》等,轰动当时文坛。出版多种附刊,如《小金刚钻》、《游艺界》、《金刚钻集锦小说集》等,由新闻界、文艺界善写通俗趣味性作品的人士撰稿,销路直线上升,1932年起改为日刊,在上海小报中仅次于《晶报》。曾择取该报精华作品,刊行《金刚钻月刊》共16期。1937年8月停刊,先后刊行14年,被称为上海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

☚ 向导   世界日报 ☛

金刚钻jīn gāng zuàn

《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金刚石。药名。金刚石的别名,参见“金刚石”条。

金刚钻

〈名〉(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也指金刚石。
《醒》十二: 你看那~这样一件小小的东西,凭他什么硬物,钻得飕飕的响。又六二: 坚硬如铁的磁石,被那米星大的~钻得飕飕的风响。
(2) 男子外生殖器的隐语。
《醒》六三: 夫妻没有隔宿怨,只因腰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