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猪yě zhū哺乳野生动物,形状像家猪而犬齿突出口外,性凶猛,肉可食用:龙猪二十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五三·1232)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猪科 > 野豬 野豬 yězhū 獸名。家豬之祖。豬科。體壯,毛粗,色黑,性兇猛。頭長,頸短,耳直,且能動。吻部爲裸厚之圓盤,亦能動;頂端有軟骨,掘土甚利。犬齒發達,雄性則形成巨大獠牙。晝伏夜出,雜食。分佈于我國南北。《南齊書·五行志》:“童謡云:‘野豬雖嗃嗃,馬子空問渠。’”《南史·王琳傳》:“陳武帝既殺王僧辯,推立敬帝,以侍中司空徵琳,不從命,乃大營樓艦,將圖義舉。琳將張平宅乘一艦,每將戰勝,艦則有聲,如野豬,故琳戰艦以千數,以野豬名。” 猪 猪猪(~肉;~群;生~;肥~;种~;瘟~) 豕 豚(鸡~) 彘(狗~)猡(猪猡) 狶 豨 豭 水畜 乌鬼 乌金 案板 黑面郎 另见:饲养 饲料 畜圈 肉食 ☚ 羊 牛 ☛ 野猪野猪,别名:山猪。似家猪,但鼻吻显著长、突翅,背毛毛尖分叉,体毛稀疏,绒毛极少,个体毛色有变异,大体可分为黑色和棕色两大类型,体重一般60、70公斤。本岛适宜于野猪生存的环境广,其分布普遍,几乎遍及黎族地区丘陵山地。野猪栖息于各种阔叶林、灌丛、高草坡等环境,尤喜欢住在潮湿阴凉,傍溪涧的丛林草莽中。野猪营游荡生活,没有固定住所,平时也无巢窝。警戒性极高,听觉、嗅觉特别灵敏,性情凶恶,尤以受伤时甚之。食性很杂,多种植物的果实、根茎、叶都吃,也吃一些动物如虾、蟹、鱼、昆虫、蚯蚓等,亦经常盗食农作物。野猪体大肉多,肉质好,味似家猪。野猪皮可制革,猪鬃耐磨性极好,可制擦炮膛或机械工业用刷,野猪胆、鼻垫、骨等均有药用价值。 野猪wild pig未经驯化的野生猪群。分亚洲野猪(Sus vittatus)和欧洲野猪(Sus scrofa ferus)两大类。亚洲野猪繁殖中心在中国和南亚,是亚洲原始猪种的祖先,个体较小;欧洲野猪是欧洲原始猪种的祖先,个体较大。野猪是广栖动物,从山地到荒漠都有分布,食物广泛,喜集群夜间活动。头大,占体长的1/3,呈圆锥形,耳直立,颈短,前躯发达,中躯短,后躯小,四肢短,行动敏捷。被毛密硬,冬季生有很厚绒毛,毛色暗,仔猪背中央有淡色纵纹,3~4个月后消失。生长发育缓慢,一周岁达到成年体重的1/4。18~20月龄性成熟,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10月下旬开始发情交配,3~5月间产仔,年产一胎,每胎产仔4~6头,繁育期6~7年。 野猪偶蹄目猪科。与家猪相似,但头部细长,呈圆锥形,雄猪长有獠牙。背上鬣毛很长,可达14厘米,背毛棕黑色,腹毛色浅。体重150千克,体长1.8米。分布于山地森林草原、盆地中芦苇沼泽及胡杨林中,杂食性。 野猪偶蹄目猪科。分布于南北各林区。成体体长90~180cm,尾长20~30cm,体重50~200kg,鼻吻部比家猪长。雄性犬牙2,发达呈獠牙状,长7~13cm。野猪是家猪的祖先。栖息环境极为多样,秋冬季节发情,翌年春季产崽。发情周期约21d。妊娠期114~140d。每年1胎,每胎4~8崽。哺乳期2~3个月。幼体8~10月龄时性成熟,雌性1.5岁才可接受交配。寿命约10年,人工养殖条件下寿命可达20~25年。 野猪 野猪yezhuSus scrofa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猪科。体长约1.2米,高约60厘米。体表疏生黑褐色硬毛,年老的背面混生白毛。犬齿极为发达,雄性的犬齿突出口外,向外上方生长,称“獠牙”。颅骨顶上平直,吻部较家猪为长,适于掘食。通常夜出掘食农作物,有时袭击家猪和野兔等,性情凶暴,是农业害兽。我国南北各地均产。肉可食,皮可制革,鬃毛可利用。欧洲和亚洲都有分布。野猪为家猪的祖先。 图449 野猪 ☚ 猪 骆驼 ☛ 野猪wild boar 野猪wild boa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