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茧harvest of cocoons养蚕技术措施之一,也是养蚕生产的最后收获工作。包括从蚕蔟中采下鲜茧,进行初步选茧分类和出售前的处理过程。采茧工作处理不当,会影响茧质。 采茧适期主要根据化蛹程度来确定。熟蚕在24℃及相对湿度72%左右的环境中营茧,约经3昼夜,即完成吐丝结茧过程,又经2昼夜蚕化为蛹,初化蛹的体色呈乳白色,蛹皮软嫩易破,再经2昼夜,蛹皮由淡黄转变为黄褐色而硬化,这是采茧的适期。蛹体变成黄褐色,一般春期和中晚秋期约在上蔟后第7~8日,夏和早秋期约在上蔟后第6日。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蚕品种和当时的气候情况,灵活掌握。例如广东省春期养2化性品种,上蔟后约经4~5天,便可采茧,夏秋期饲养多化性品种,一般在上蔟3天半左右进行杀蛹烘茧,烘至半干程度采茧。 采茧过早,未化蛹茧(俗称毛脚茧)茧站拒收。因鲜茧含水率高,容易发生蒸热,使丝胶变性,烘茧时亦不易烘得适干均匀,影响茧质。如采刚化蛹的嫩蛹茧,稍受振动,蛹皮极易破裂而形成出血的内印茧,如严重破裂出血时,蛹即死亡而成血茧。内印茧和血茧妨碍缫丝,丝的色泽也不好。且嫩蛹茧堆积后会很快发生蒸热,影响解舒。采茧过迟有发蛾和出蛆的危险。 根据上蔟迟早依次分批采茧,先检去蔟上烂茧和死蚕,病死蚕放入石灰器内。采茧要轻采轻放,以防损伤蛹体。采茧时应将上茧、次茧、双宫、柴印、黄斑、薄皮、烂茧等分别堆放,特别是印、烂茧要严格选净,否则混入好茧中将污染其他上茧。方格蔟采茧,可以使用简易采茧器,先将蔟片对光线明处透视,检去薄皮、烂茧。再将蔟片放入采茧框架中,用木梳状的采茧器,对准一行孔格,将茧子压出孔外,逐行压完后,茧子被茧衣挂在蔟片下面。再取出蔟片,很快将茧收集采下,能提高采茧工效。 采下的鲜茧应及时薄摊蚕匾内,不超过2~3粒厚度,防止堆积太厚太久,因蛹体含有大量水分尚在呼吸,即使化蛹正常的鲜茧,堆积过多也会很快发生蒸热。出售时,船运最好用匾装,如用箩筐装运,应在中间插入透气竹笼或放入干稻草把,以利通气排湿。切忌用塑料袋装运。搬运鲜茧时,动作要轻,以免发生蛹体破裂,产生内印茧。运输途中要防止日晒和雨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