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醉公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醉公子 醉公子唐教坊曲,用作词调。“醉公子”为唐人习用语,李山甫《曲江》诗:“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调名本此。明杨慎《词品》卷云:“如此辞题《醉公子》,即咏公子醉也。”亦系缘题而赋。任二北《敦煌曲初探》疑始为酒筵间令曲。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载唐无名氏“昨日春园饮”一首,咏调名本意,五言四句二平韵,任二北定为声诗。宋陈模《怀古录》载唐无名氏“门外儿吠”一首,亦咏调名本意,五言八句,三仄韵三平韵.任二北亦定为声诗,宋人均以为词体。五代人此调传辞已是分上、下片之双调,用韵亦已改变。《词律》卷三列顾夐等三体。《词谱》卷三列顾词“河汉秋云淡”一体,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五言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韵转换,凡四换韵。又列别体二种,其中尹鹗“暮烟笼藓砌”一体,下片之仄韵、平韵,即用上片原韵。《词律》、《词谱》均云此调“一名《四换头》”。按此说误,盖换头指下片起处句法变更,此调是换韵,而非换头。又《词律》、《词谱》列宋史达祖“神仙无膏泽”一首为别体,与前调迥异。双调,一百零六字,上片十二句六仄韵,下片十句六仄韵,一韵到底,仅见《梅溪词》,当是宋人另创之慢词新调。 ☚ 醉中真 醉东风 ☛ 醉公子无名氏 门外儿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这首词收入《全唐诗·附词》,出于民间作者之手,既无字面上的精雕细琢,也无句法章法上的刻意经营,但在悬念的设置上颇具特色,读者当看其中那一份生活情趣。调名《醉公子》与词的内容吻合,即所谓“本意”词。 这首词采用单刀直入情节的写法,首句就是“门外儿吠”。但读者应揣知其题前之境,女主人公当常有“独睡”之苦,“萧郎”必不常来,使她时常惦念。所以她一听门外小狗的叫声(狗对生人与熟人叫法是有区别的),便能即刻“知是萧郎至”。但这里的所谓“知”,仍是下意识的,或不完全确定的。未得见面时,尚难置信也。这是一重悬念。在它支配下,紧接便是女主人公“刬袜下香阶”,光穿袜子就跑出室外,可见女主人公之迫不及待。及至见面,果然是他。“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切的愁怨,此时都烟消云散了。“冤家”这词儿,是对情人的昵称。空欢喜了。女主人公一腔爱嗔之情,溢于言表。 这里女主人公的喜,是有几分保留的。因为人虽来了,但似乎并非专程相会,你看:“冤家今夜醉”。知他在哪里作乐,灌了许多“黄汤”?他又将如何解释这一切!这是第二个悬念。然而从下两句“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看,他简直是酩酊大醉了。此情此景,和他理论不得。女主人公空欢喜一场,无奈只得让他和衣而睡了。 本来好戏到此都已演完。偏偏末尾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翻出一道波澜:“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似乎是说,这也好,只怕他不醉还不来呢。本来,揆之情理,女主人公此时心情应是打翻五味瓶,情绪复杂,不是滋味。但只作欣慰之语,谓慰情聊胜于无,其实全是“精神胜利法”。如果读此词仅仅看到女主人公情痴,不免肤泛。要知道本质与现象往往不统一,有时辞若有憾而实深喜之,有时辞若欣慰而实深憾之。末尾“还胜”云云,不是一种含泪的笑么。 醉公子 醉公子词牌名。又名四换头。双调。明·杨慎《升庵词品》:“唐词多缘题所赋,醉公子咏公子醉也。”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醉公子》,此三字原唐人习用语。惟开元中刘希夷《公子行》内称‘繁华子’,后顾况《公子行》内称‘轻薄儿’,已说明其人是何种人。李山甫《曲江》诗曾有句曰:‘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刘(希夷)诗:‘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花子。’此曲创始时代可知。日本所传唐曲中有《酒胡子》别名《醉公子》。”始见于《花间集》薛昭蕴词。另有慢词始于宋·史达祖《梅溪词》。 ☚ 生查子 女冠子 ☛ 醉公子 醉公子无名氏 门外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这首唐人词,写一女子夜盼郎归,虽怨归郎烂醉,难与私语,但也喜与他同衾,犹胜孤眠。深情曲意,种种心思,如说如诉,一气呵成。用语率直,而词意婉折,颇耐品味。 ☚ 浣溪沙 扑蝴蝶 ☛ 醉公子 醉公子词牌名。又名《四换头》。双调。明·杨慎《升庵词品》:“唐词多缘题所赋,醉公子咏公子醉也。”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醉公子》,此三字原唐人习用语。惟开元中刘希夷《公子行》内称‘繁华子’,后顾况《公子行》内称‘轻薄儿’,已说明其人是何种人。李山甫《曲江》诗曾有句曰:‘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刘 (希夷) 诗:‘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此曲创始时代可知。日本新传唐曲中有《酒胡子》,别名《醉公子》。”始见于《花间集》唐·薛绍蕴词。另有慢词始于宋·史达祖《梅溪词》。 ☚ 生查子 女冠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