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酸漿1 酸漿1 suānjiāng 亦稱“葴”、“寒漿”、“醋漿”、“苦葴”、“苦耽”、“皮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其子味酸,故稱。茄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莖直立,不分枝。葉互生,卵形。夏秋開花,單生於葉腋,花冠乳白色,輻射狀,外有短柔毛。漿果藏於花萼内,熟時橘紅色,或深紅色。實供藥用,全草可配製殺蟲劑。分佈我國各地。《爾雅·釋草》:“葴,寒漿。”郭璞注:“今酸漿草,江東呼曰苦葴。”晉·崔豹《古今注·草木》:“〔苦葴〕子有裹,形如皮弁。始生青,熟則赤。裹有實,正圓如珠子,亦隨裹青赤,長安兒童謂為洛神珠,亦曰王母珠,亦曰皮弁草。”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草部·酸漿》:“苗如天茄子,開小白花,結青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酸漿》:“〔釋名〕醋漿、苦葴、苦耽、燈籠草、皮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小者名苦蘵。”《通雅·植物》:“存中以苦耽為酸漿,升菴以燈籠草為酸漿。酸漿,葴也。” 
酸漿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酢漿草 > 酸漿 酸漿 suānjiāng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酢漿草 > 酸漿2 酸漿2 suānj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