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之食鼎战国早期铜器。1980年四川省新都战国木椁墓出土。盖面三牛钮鼎立,中有一活动圆环。鼎身直口,附耳较直微外撇,鼓腹,平底,三兽蹄足较长。盖上铸有二圈三角雷纹,将顶盖分成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三角雷纹、索纹和以圆点为底的弧线连钩纹,中外两层均以圆点为底饰以凤纹;腹部绕饰两周凤纹。通高26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5厘米、耳高6.5厘米。铭刻于盖内,2行4字:“邵之/食鼎。”简报认为,此鼎应为楚之邵氏所铸而流传入蜀的,器当属楚。也有人认为,此鼎和随州均川出土的“邵之御”豆的形制,花纹风格与同时期的曾国器物接近,而与典型的楚器有一定区别,这个邵氏有可能为曾国之人。此鼎与随州所出邵豆之“邵”字写法相同,而与楚器“邵”字有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