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丈
【释义】: 亦作“函杖”,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客也,讲问宜相对客丈,足以指画也。”意谓讲学者与听讲者的坐席之间相距一丈,故曰“函丈”。宋·陆游《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早亲函丈,偶窃绪余,曾未免于乡人,乃见待于国士。”明·徐谓《答龙溪师书》:“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清·顾炎武《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诗:“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无繇承问讯,祗盖叹差池。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自丙年奉教函丈以来,不相闻问,盖十有一年矣。”又指“讲席”,见“讲台”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