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书八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书八体秦时八种字体。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秦书八体简称八体。秦始皇时定的8种书体。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三日刻符,四日虫书,五日摹印,六日署书,七日殳书,八日隶书。”其实,只有前四者是不同结构的字体,后四者乃按用途划分的。因刻写工具不同,装饰要求不一,而呈现各自不同的风格,不能算做单独的书体,因此,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大篆、小篆、虫书、隶书者,以言乎其体也;刻符、摹印、署书、殳书者,以言乎其用也,秦之署书不可考,而新郪、阳陵二虎符,字在大小篆之间,相邦吕不韦戈与秦公私诸玺,文字皆同小篆,知刻符、摹印、殳书,皆以其用言而不以其体言。” 秦书八体简称“八体”。文字学、书法名词。指秦代所用的八种字体: 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指秦隶书)。始载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它们的性质用途、产生时代、形体结构、书写体式等,都有一定的不同。大小篆是先后正式通行于秦的文字。大篆为秦立国关中后,承用西周史籀文字而来,一直用到小篆产生。其字结构繁复,仍有画意,但典雅古朴,端严劲茂,又意韵四逸,婉润自然。小篆系秦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时,由李斯等人对大篆进行了省改后创制的。其字较之大篆,结构简单,而笔画已经线条化,故以匀圆齐整为显著特点。它是我国第一次文字改革的结果,意义重大深远。刻符至隶书六“体”,不是通行文字。它们都是小篆的变体,隶书变化最大,具有本质性。六者除隶书外,都是艺术文字,用于不同的器物和方面。其中虫书起源较早,在秦代是作为艺术装饰字体使用的,笔画多为鸟虫之形;隶书是指秦隶书,后世亦称古隶,稍晚于小篆产生,为秦程邈改易小篆笔势后所创造,主要用于官狱、徒隶等方面,书体平直方正。它在秦代实际是一种非正式文字,但因书写便捷,应用较多,更重要的是对汉字的演变发展影响极大。它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汉字发展史上的隶变,从而使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其余几“体”主要都是由于用途不同而出现的: 刻符用于符信,摹印用于印玺,署书用于题写匾额,殳书用于兵器铭文,特点不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