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二世泰山刻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二世泰山刻石

秦二世泰山刻石

又称《封泰山碑》、《泰山刻石残字》,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刻,现藏泰安岱庙东御座院内。刻石残高115厘米,残宽53厘米。现存碑文4行,前行4字,后3行各2字,为丞相李斯篆书镌刻而成的秦二世诏书。据记载,泰山刻石原系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泰山时所立。四面环刻,前三面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第四面为加刻的二世东行郡县时的诏书和从臣姓名。均为李斯篆书镌刻。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皇帝东封泰山,兖州太守拓本以献,计40余字,仅拓一面。大观年间(1107—1110)汶阳刘歧至泰山顶玉女池旁,见碑四面有字,拓得223字。此后,碑不知何时毁佚。至明嘉靖年间,北平许氏搜得断石,置于泰山碧霞祠东庑,仅存4行29字。清乾隆五年(1740年)毁于火。嘉庆二十年(1815年)蒋因培于玉女池发现残石二片,仅存10字,遂嵌置山顶东岳庙西室。道光十二年(1832年)墙废圮,即移置山下道院,后又移置现址。宣统二年(1910年)罗正钧主持作亭保护。秦二世诏书残石,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古的文字石刻之一。字形工整,笔划圆健,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元代郝经《太平顶读秦碑》诗赞其“拳如钗股直如箸,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鲁迅谓其“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

☚ 秦家官庄地点   泰山三宝 ☛

秦二世泰山刻石

刻石。在岱庙东御座院内。此石系秦二世元年(前209)胡亥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镌刻而成。原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有222字。宋刘跂曾摹其文,可读者有146字。明嘉靖年间移于碧霞祠东庑时只剩29字。清乾隆五年(1740)毁于火。后又在玉女池发现残石2片,仅存10字,嵌于山顶东岳庙西新筑室内。道光十二年(1832)墙废圮,在残瓦砾中拣拾残石,移于山下道院,后又嵌置于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