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权理论
西方某些势力借口人权问题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人权被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手段。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驳斥国内一部分人,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对我国进行的人权攻击,邓小平多次公开阐明我党在人权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自1985年,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就人权问题发表了若干次重要讲话,这些谈话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权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出了无产阶级人权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
❶理论基础不同。无产阶级人权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理论基础是 “天赋人权”。
❷经济基础不同。无产阶级人权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而资产阶级人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❸政治基础不同。无产阶级人权以社会主义民主制为基础,而资产阶级却以资本主义民主制为基础。
❹阶级基础不同。无产阶级人权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多数人的人权; 资产阶级人权代表资产阶级等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是少数人的人权。
❺对人权和主权关系的看法不同。无产阶级人权观认为,人权问题虽然有其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是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的问题,主权重于人权,不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资产阶级人权观却认为,人权是没有国界的,“不干涉内政” 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
(2) 关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实质论述。邓小平尖锐地指出: “西方的一些国家拿什么人权、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实际上是要损害我们的国权。”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页)“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5页)这些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所谓人权不过是某些人的幌子,颠覆别国政权,干涉别国内政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3) 关于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明确强调: “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5页)“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页)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始终注意解决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发展人权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主要有:
❶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中国社会主义人权首要的问题是人民的生存权。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❷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制止动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❸在政治上要大力发展民主,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❹坚持法制治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力。
总之,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在人权问题上的根本观点和鲜明立场。是我们尊重人权和发展人权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同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