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路以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行人相遇,不敢交谈,只能以目相视。 ☚ 五宗 典历二司 ☛ 道路以目形容敢怒而不敢言。《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周厉王暴虐,国人路遇以目代言。谓百姓慑于暴政,路上虽然相见,却不敢交谈,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临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在路上见了不敢说话,对对眼光赶紧走开。形容人民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西周末年,老百姓怨声载道,周厉王大为恼火,于是从卫国请来一位巫师监视人们的言行。只要发现谁说厉王的坏话,巫师便马上告知厉王将其处死。老百姓吓得敢怒不敢言,在路上见到熟人也只能相互看看然后赶紧走开。(见《国语·周语上》) 自由 自由自在(清闲~) 自如 自繇 另见:自主 自得 悠闲 不受拘束 ︱不自由 ☚ 自由、自在 自在 ☛ 道路以目 188.道路以目(p3075.3)释义作:形容国人摄于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 迷途 道听塗说 ☛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people dare not speak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on the street except by exchanging meaningful looks—be deprived of freedom of speech under the despotic rule; signify one’s anger by looks on the road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解义】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怨气,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而不敢言。 道路以目《辞源》源云:《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路上相遇,以目示意,不敢交谈。旧时用以形容社会黑暗,统治者暴虐。《国语·周语上》:“国人莫取言,道路以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公元前800多年前,周厉王非常暴虐。老百姓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道路以目dào lu? yǐ mu?【释义】在路上看到人,只能以眼神相视示意,不敢交谈。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不敢言。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人们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示意,不敢交谈。形容统治极其残暴、恐怖。蔡东藩等《民国演义》五九回:“淫刑惨苛,民怨沸腾,凶焰所至,~。”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言百姓慑于厉王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仅能以目示意。后以形容统治残暴之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在路上相见,只是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形容专制暴虐的黑暗社会,没有言论自由。也作“道路侧目”。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解义】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怨气,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而不敢言。 道路以目dao lu yi mu以目:用眼光示意。在路上相遇,不敢互相交谈,只能彼此用眼光示意。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语本《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 4Z6M【道路以目】dāo lù yǐ mù旧时形容百姓害怕反动统治的暴政,路上看到人,只能以眼相视示意,不敢交谈。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偏正〕 道路相遇,以目示意,不敢说话。语出《国语·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鲁迅《为自由书·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罢。”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以:用。目:眼看,目视。即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