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路以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行人相遇,不敢交谈,只能以目相视。

☚ 五宗   典历二司 ☛

道路以目

形容敢怒而不敢言。《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 ’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谤: 指责别人的过错。卫巫: 卫国的巫者。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周厉王: 西周国王,姬姓,名胡,任用荣夷公执政,实行专制。召(shao)公:即召穆公。西周厉王利用恐怖手段,妄图压制言论,百姓在路上相遇,只能相互看看,而不能交谈。

道路以目

周厉王暴虐,国人路遇以目代言。谓百姓慑于暴政,路上虽然相见,却不敢交谈,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临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在路上见了不敢说话,对对眼光赶紧走开。形容人民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西周末年,老百姓怨声载道,周厉王大为恼火,于是从卫国请来一位巫师监视人们的言行。只要发现谁说厉王的坏话,巫师便马上告知厉王将其处死。老百姓吓得敢怒不敢言,在路上见到熟人也只能相互看看然后赶紧走开。(见《国语·周语上》)

自由

自由

自在(清闲~) 自如 自繇
自由自在,没有约束:无拘无束
自由而不受约束:旁逸斜出
言行自由,无拘无束:阔步高谈 高谈阔步
行为豪放,不受约束:天马行空 云骥行空 龙马行天
行动不受约束:独往独来 独来独往 一无依傍
解除束缚,获得自由:解粘去缚
专制暴政统治严酷,百姓没有言论自由:道路以目 道途侧目
(不受约束:自由)

另见:自主 自得 悠闲 不受拘束 ︱不自由

☚ 自由、自在   自在 ☛
道路以目

188.道路以目(p3075.3)

释义作:形容国人摄于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 迷途   道听塗说 ☛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people dare not speak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on the street except by exchanging meaningful looks—be deprived of freedom of speech under the despotic rule; signify one’s anger by looks on the road
❍ 还有一层,是“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但这是英国的事情,古来只能“~”的人们是不敢的。(《鲁迅选集》Ⅳ—385) Another reason is that “tyranny makes men sneer.” But that was said of England,and may not apply to a people who from time immemorial have only been able to “signify their anger by looks on the road.”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解义】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怨气,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而不敢言。
【用法】一般用于多人。形容在暴政下人们不敢讲话。
【例句】在“四人帮”当道的年代,人们~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近义】缄口不言
【反义】畅所欲言

道路以目

《辞源》源云:《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按,此语亦当做“道路箝口”。《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高骈》:“凡民私阋隐语莫不知,道路箝口。”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路上相遇,以目示意,不敢交谈。旧时用以形容社会黑暗,统治者暴虐。《国语·周语上》:“国人莫取言,道路以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公元前800多年前,周厉王非常暴虐。老百姓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有一个大臣叫邵公的告诉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忍受不了暴虐的政令了。”
厉王大怒,派人找到一个卫国的巫人,让他凭借神灵,监视侦查说自己坏话的人。凡是被巫人告发的,统统杀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没有人再敢说话了,在路上碰到了也只能用眼睛示意,实在是敢怒不敢言啊!
厉王知道了这一情况,非常高兴,得意洋洋地告诉邵公说:“我能够制止百姓的诽谤了,他们都不敢讲话了。”
邵公大不以为然,说:“你这种做法不过是封住了老百姓的嘴巴罢了。防止老百姓嘴巴的非议,比防止河水泛滥还困难。河道堵塞了就要决堤,对人的危害必定很多,堵塞老百姓的嘴巴,结果也是如此。”
说到这里,邵公看到厉王心不在焉的样子,提高一点嗓门说:“因此,治水的人打开缺口使水流出,治民的人放松限制让老百姓讲话。”
接下来,邵公还讲述了天子听政必须广泛听取各级臣僚的意见,全面了解民情民风等道理。说到底是讲百姓的嘴巴不可封堵,如果封堵,皇帝的位置不会久长。
听着、听着,周厉王越来越不耐烦。邵公的逆耳忠言,他一句也没听进去。于是,依然我行我素,用高压政策钳制百姓的舆论,弄得国内万马齐喑,无人再敢说话。
也就是周厉王最得意的时候,人民的反抗终于爆发了。周厉王从皇帝的宝座上滚落下来,被流放到了一个叫彘的地方。
对于从古到今靠钳制舆论维持统治的人来说,周厉王实在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以后,“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就是用来讲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仅能以目示意那种敢怒不敢言的情况。

道路以目dào lu? yǐ mu?

【释义】在路上看到人,只能以眼神相视示意,不敢交谈。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不敢言。
?敢怒不敢言?? ??? ???? ?? ?? ???.
道:???. ???.
??? ?? ???? ?? ???.
???? ???? ??? ???? ?? ???.
【例句】维新时代都不敢谈论政治,只能道路以目。
???? ?? ??? ?? ???? ??? ?? ???? ?????.
【近义词】噤若寒蝉
【反义词】畅所欲言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示意,不敢交谈。形容统治极其残暴、恐怖。蔡东藩等《民国演义》五九回:“淫刑惨苛,民怨沸腾,凶焰所至,~。”
〔出处〕《国语·周语上》:“王(周厉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变式〕道路侧目
〔近义〕万马齐喑
〔反义〕颂声载道 畅所欲言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言百姓慑于厉王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仅能以目示意。后以形容统治残暴之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在路上相见,只是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形容专制暴虐的黑暗社会,没有言论自由。也作“道路侧目”。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解义】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怨气,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百姓在暴政下敢怒而不敢言。
【用法】 一般用于多人。形容在暴政下人们不敢讲话。
【例句】 在“四人帮”当道的年代,人们~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近义】 缄口不言
【反义】 畅所欲言

道路以目dao lu yi mu

以目:用眼光示意。在路上相遇,不敢互相交谈,只能彼此用眼光示意。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语本《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
【也作】道路侧目
【近】万马齐喑缄口不言

4Z6M【道路以目】dāo lù yǐ mù

旧时形容百姓害怕反动统治的暴政,路上看到人,只能以眼相视示意,不敢交谈。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

〔偏正〕 道路相遇,以目示意,不敢说话。语出《国语·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鲁迅《为自由书·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罢。”
△ 描写暴政之语。
【近义】三缄其口。
也作“道路侧目”。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以:用。目:眼看,目视。即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