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德品质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德品质教育亦称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以培养一定品德的教育。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道德意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的知、情、意、行一致的德性。在阶级社会,道德品质教育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总是按照本阶级的道德要求对该社会成员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求广大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自觉以集体主义原则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养成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正直、热忱、勤劳、俭朴、勇敢、谦虚、文明等优良品质。 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Daode pinzhi jiaoyu教师通过历史课的丰富内容,对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教育,促使其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式与发展的活动。小学历史教学任务之一。1988年6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现阶段的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自觉纪律教育;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阶段,适时、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对于培养其良好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一代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具体、形象的讲授、优秀历史人物高尚情操的感染,以及历史故事会、报告会、文艺演出、优秀的历史电影、电视节目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向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 小学历史教学的国情教育 历史发展规律教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