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庭摘稿诗别集。元洪焱祖(1267—1329)撰。一卷。焱祖字潜夫,安徽歙县人。历仕平江路儒学录,绍兴路儒学正,衢州路儒学教授,擢遂昌县主簿。终官休宁县尹。著有《尔雅翼音释》、《续新安志》。是集因其所居有银杏而得名。最初为其子存心整理,编成于至正九年(1349)。至正十五年宋濂为其刻印行世。集中收诗仅七十七首。多山水旅途之作,语言清新淡雅。如《越饥谣六首》记述灾年悲惨景象:“野无青草树无肤,人腹为棺葬万夫。落日卧龙山下路,腥烟数里鬼相哭。”颇能反映社会现实。有《四库全书》本、《洪氏晦木斋丛书》本。 杏庭摘稿一卷。元洪焱祖(1262—?)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后以休宁县尹致其仕。此集为其子浦江尉在所编。因焱祖居处有银杏树、大百围,并以杏亭自号,遂以名集。《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虽纯治宋调,而高有石湖、剑南风格。抗衡于虞、杨、范、揭诸家则不足,以视宋季江湖末派则蝉蜕于泥滓之中矣。”有《四库全书》本,洪氏辑石山房刊《晦本斋丛书》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