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德与认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德与认识前苏联学者П.В.科诺瓦洛娃著。1975年由前苏联思想出版社出版。作者首先指出,道德与认识问题,并不是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首次提出的。在伦理学史上,许多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都曾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多半是作为论证规范伦理学的前提,或是作为“道德形而上学”来研究的。只是在现代伦理学中,道德的认识论问题才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并与伦理学中的规范部分具有同等地位。作者认为,道德反映现实与自然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不同,道德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超越现实和落后于现实的两重性的特点。所谓超越现实,即现实在道德中被理想化和义务化;而落后于现实,表现出道德的相对稳定性和保守性。道德并不是以客体的最初的自然形态来反映客体的,而是通过人类道德经验、社会需要和阶级利益的影响来反映客体的。但这种反映同样具有客观性,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也是社会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不能由人任意“废除”。作者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真理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道德中的真理确定为:适合客观现实,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道德中的真理的特点是:更加特殊地把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在道德中,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认识的所有物,它不仅说明价值、范畴、规范和要求的内容,而且经常体现和具体化在人的行动中。作者论述了道德中的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道德和“永恒真理”问题。分析了伦理学相对主义的理论根源和方法论根源。作者认为,道德真理的标准是符合进步的社会发展的标准,只有在最大限度上反映历史必然性的要求,并吸取了一切时代道德的最好的宿愿和最大胆的理想的共产主义道德,才是名符其实的合乎真理的道德。最后一章,作者探讨了道德逻辑的几个问题,主要是研究道德判断和道德命题的逻辑。指出,道德判断的最重要特征是评价职能和命令职能。道德判断包括评价判断、规范判断和命令判断以及情感判断等,均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作者还研究了义务逻辑问题。作者利用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的有关材抖,将分析批判与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本书一大特色。同时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道德认识论和逻辑问题的研究,填补了前苏联伦理学界的一项空白,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