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家美学与唐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家美学与唐诗美国学者叶维廉认为,道家的宇宙观对中国古典诗歌和诗论影响很大,它提供了一种“非创而创”(decreative-creative)的辩证法以及一套“感性表达”(perceptual—expressive)的程式。他说,道家不用“人为的概念和结构形式来表达宇宙现象全部变化生成的过程”,因为用“一切刻意的方法”去归纳、类分和组织宇宙现象,用“某种意念的模式或公式”去说明它们的秩序,用“抽象的系统”去决定它们的秩序的样式,“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限制、减缩、甚至歪曲”。这种宇宙观反映在文艺创作领域,便形成了道家美学。它主张“以自然现象未受理念歪曲地涌发呈现的方式去接受、感应、呈现自然”,中国文学和艺术也一直以此为最高的美学理想,这即是“求自然得天趣”。中国的山水诗是明显的例证,唐代的山水诗尤其如此。“这些诗不依赖比喻,不依赖象征:山水事物照它们的原貌原状呈现,诗人不用解说干扰,景物直接‘发声’直接演出,诗人仿佛已化作景物本身。”(《无言独化:道家美学论要》,载于台湾期刊《中外文学》第8卷第5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