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家的教育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daojia de jiaoyu sixiang

道家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为道家创始人,世传《老子》五千言,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老子》一书中包含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❶文化堕落论。老子认为,“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本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堕落。因而,老子把以传递文化为任务的教育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❷人性“复归”论。老子以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教育使人有知有欲有私,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老子把人性“复归”,人人都回到婴儿般的天真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
❸“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即毁灭文化取消教育。他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就是回到“无知无欲”中去,忘掉知道的东西,抛弃学到的技能,并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他根本否认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只会使人性堕落,主张“绝学”,一切任其自然,“行不言之教”。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今传《庄子》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则杂有其门人及道家后学的作品。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否定文化教育价值的思想,也主张“绝圣弃智”,反对用人力去改变自然,认为仁义礼乐只会戕害人的本性,仁义是用来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他把能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忘掉仁义礼乐,忘掉自我的客观世界,从而获得超现实的精神自由的“真人”作为人生理想,把“安时而处顺”,“不谴是非”,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奉为“德”之极致,从根本上彻底否定文化教育的作用。道家在文化教育思想上主张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的和颓废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和反动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无论是对当时还是之后的社会在反对权威,解放思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墨子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 ☛
00005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