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遂宁县志四川地方志。清孙海等修,李星根等纂。六卷,首一卷。海字吟,甘肃秦安人。拔贡,时官遂宁知县。星根,中江(今四川内江)人。曾官国子监学正、茂州学正。遂宁县志始修于明嘉靖,入清有康熙、乾隆三修。是志继乾隆志而修,于光绪五年(1879)成书, 记事止于三年,约二十一万字,为清季最后一修。正文分沿革、城池、山川、学校、选举、经济、艺文、杂记等十九门。其中山川记玉堂山等百余座山、岭,记涪河、安居河两大水系。亦记宋至清历代官员数百人、唐至清历科进士五百四十余人。高寿者近四百人。为颇重要的人才和老年学资料。所记物产有棉花、稻、甘薯、蚕茧及白芷等药材,颇为丰富。 体例完善,文笔流畅,为现存最好的遂宁县志。有光绪五年(1879)刻本。 遂宁县志❶十二卷首一卷,张松孙等修,寇赉言等纂。遂宁县志创于明嘉靖时期,后因战乱散失。清代张文端遍访故老,广搜典籍,又重新纂辑。乾隆八年(1743)县令田朝鼎复为增辑,视旧志加详,分门凡三十六类。又四十二年,吴越张松孙守潼川,凡所属八邑志之阙略者,失志重修。时滇南李培峘任县令,与梁县寇太史主其事,则斯篇是也。《遂宁县志》清乾隆五十二年 (1787)刻本,此志于创革、职官、选举、人物、列女等项增入者甚多。体裁也有所改变,已非复文端之旧矣。综观全书,纲目井然,叙述流畅,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分类以土地、人民、政事为纲,而其违置、官师诸表则尤为清晰,于蜀邑志乘之中实为出类拔萃之作。 ❷ 六卷首一卷,清孙海修,李星根纂。孙海,字吟,甘肃泰安人,曾任遂宁县知县。李星根,中江人。遂宁县志始于明嘉靖,中经兵乱,卷帙星散。清初邑人张文端乃拾残卷,更加搜讨,缀辑成书。乾隆八年(1743)县令田朝鼎踵事修辑。又四十余年,县令李培峘,复为重修。迄兹编继作,距李志又九十余年矣。《遂宁县志》光绪五年(1879)刻本,共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城池、山川、里镇、藩封、官政、赋课。卷二,学校。卷三,选举、经济、学行、忠孝、封荫、勋例、列女、大年。卷四至卷五.艺文。卷六,杂记。此志山川、人物、礼乐、政教所记,翔实清晰。其艺文所收亦多精采之作,虽已占全书大半,亦不觉其泛滥。然此志不记天文、星野,且汰削小序及无关紧要诸图,似亦嫌过于简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