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逐臭之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逐臭之夫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身上恶臭难闻,他的亲戚兄弟妻妾都无法和他住在一起。他很苦闷,便住到海上去,而海上却有人喜欢他这种臭味,日夜跟随在他身边不肯离去。后来,人们便用“逐臭”指有奇怪的恶劣嗜好,用“逐臭之夫”称有怪癖的低级庸俗的人。


寓言《逐臭之夫》全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逐臭之夫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 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说亦有若此者。


 ——《吕氏春秋·遇合》


 这则寓言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患严重狐臭(大臭)的人,一个是喜欢(“说”即“悦”)其狐臭的逐臭之夫。作者首先极力形容大臭者气味难闻,连父母(“亲戚”在本文中特指父母)、兄弟、妻妾、朋友(“知识”即相互了解的朋友),都忍受不住, 谁也无法跟他住在一起,他异常痛苦,只好住在海上去。然后, 又极力形容逐臭之夫对大臭的酷嗜,竟然不分日夜追随大臭者,而且到了不能离开的程度。这种写法,古人叫做“垫曳”, 目的是为了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使形象鲜明,主旨突出。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垫曳者, 为其立说之不足耸听也,故垫之使高, 为其抒议之未能折服也, 故曳之使满。高则其落也峻,满则共发也疾。”极写大臭的不平常,正衬垫出逐臭者的乖离常人,并突出了大臭者遭遇的奇特。那么,寓意何在呢?
 这则寓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逐臭者的奇特嗜好。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从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后人常用“逐臭”与“嗜痂”(出《宋书·刘穆之传》)来形容怪癖的嗜好,多从贬损角度批评人们对低级庸俗趣味的追求;间或用作自谦之词或愤激之语,说自己的爱好与众不同。这是我们从逐臭者形象所分析出的寓意。
 这则寓言在《遇合》篇中的本意却是从大臭者的遭遇所引申出来的。它说:“说亦有若此者。”人们游说诸侯,或受到排斥,或得到重用,完全靠国君的喜恶, 并没有必然性。正如大臭者在乡里受到冷落,而在海上却被人追随一样。作者又认为,大臭者本不应有人喜爱,却有人喜爱得不能离开,这说明逐臭者官能不正常。当世的国君们也是一样,“凡能听说者,必达乎议论者也;世主之能识议论者寡,所遇恶得不苟?”他们不能分辨议论的价值,好坏颠倒,正如逐臭者把香臭颠倒一样。说明遇合无常,批评国君们见识浅陋以致重用不该重用的人,便是作者所赋予这则故事的寓意。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故事中人们间的关系,则可以得出另一层寓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厌弃狐臭, 即使是骨肉好友, 也不能住在一起。喜爱狐臭, 即使是海上陌生人, 也相随不能离开。 人们常说“臭味相投”,志趣、爱好、性格相同的人往往聚集在一起,而志趣不同的人往往冰炭不容。所以作者在《召类》篇中说:“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逐臭之夫”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逐臭之夫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故事】:传说有一个身上臭味很重很重的人,不但他的父母、兄弟、朋友不大愿意跟他住在一起,就连他的妻妾也常常远离他。他十分苦恼,医治也无效,于是离开了老家,住到了遥远的海上。可奇怪的是,海上有一个人很喜欢他的臭味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总是紧跟着,舍不得离开他。
【意思】:追逐特别臭的人。逐:追逐。原指偏听偏信荒诞不经的议论的君主。后比喻嗜好怪癖、喜爱恶劣的人。
【古例】: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尝鼎一脔。”清·赵翼《消闲》之一:“眼前惜少嘤鸣友,海上由他逐臭夫。”
  • 上一篇:竹杖化龙
  • 下一篇:逐鹿中原

逐臭之夫的意思|出处,逐臭之夫的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逐臭之夫

喜好并追逐臭味的人。① 比喻具有怪僻嗜好的人。老舍《十年笔墨》:“真的,一个唯美主义者会以为我是~,去描写臭沟。”② 比喻追求私利或追求低级趣味的人。郑逸梅《书报话旧·反对袁世凯的〈袁政府画史〉》:“忆自辛亥革命以还,海滨多~,廊庙无识时之杰,窃钩窃国,匪夷所思。”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知识:相识的人。)
  • 上一篇:竹头木屑
  • 下一篇:煮豆燃萁

逐臭之夫zhúchòuzhīfū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身上恶臭难闻,他的亲戚兄弟妻妾都无法和他住在一起。他很苦闷,便住到海上去,而海上却有人喜欢他这种臭味,日夜跟随在他身边不肯离去。后来,人们便用“逐臭”指有奇怪的恶劣嗜好,用“逐臭之夫”称有怪癖的低级庸俗的人。

逐臭之夫zhu chou zhi fu

a person of depraved tastes--striving after fame and gain

逐臭之夫zhú chòu zhī fū

好闻臭味的人。比喻嗜好奇僻,与众不同。《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逐臭之夫zhú chòu zhī fū

喜好并追逐臭味的人。
❶ 比喻具有怪僻嗜好的人。老舍《十年笔墨》:“真的,一个唯美主义者会以为我是~,去描写臭沟。”
❷ 比喻追求私利或追求低级趣味的人。郑逸梅《书报话旧·反对袁世凯的〈袁政府画史〉》:“忆自辛亥革命以还,海滨多~,廊庙无识时之杰,窃钩窃国,匪夷所思。”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知识:相识的人。)

逐臭之夫zhúchòuzhīfū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知识:相知和相识的人。说:通“悦”,喜爱。后以“逐臭之夫”指喜爱并追逐臭味或嗜好怪癖的人。也比喻追求低级趣味的人。参见“各有所好”。

逐臭之夫zhú chòu zhī fū

追逐臭味的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比喻嗜好怪癖的人。

逐臭之夫zhúchòuzhīfū

〔偏正〕 比喻嗜好怪僻的人。语本《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不能去。”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
△ 贬义。多用于讥讽邪恶之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