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凤仙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凤仙花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 好女儿花(《纲目》),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 基源 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的花 原植物 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 余项参见“凤仙”条。一般认为以红、白二色者入药为佳。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f.et Thoms 分布于西藏、云南等地。。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怕涝,一般土地均可种植。 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移栽或直播。育苗:按行距17cm开沟条播或撒播,每亩用种量1~1.5kg,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保持株距5cm,到5月中、下旬移栽,行株距33×17cm,穴栽。直播:按行距33cm开浅沟条播,播后薄覆细土,苗高10cm时,以株距17~20cm定苗。生长期间勤除杂草,追肥1~2次。主要虫害有蚜虫和青虫,可用敌敌畏80%乳油1500倍液喷杀。 采集 开花期间,每日下午采收,拣去杂质,晾干。一般认为以花红、白色者入药较佳。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新疆、湖北、四川等省区 鉴别 花呈不规则的团块,直径1~1.5cm,粉红色、锈黄色或淡棕色,单瓣者较小,重瓣者较大;萼片3片,有短柔毛,其中1片基部有长而弯的距;花辨重叠皱缩;雌、雄蕊均皱缩而不易识别,有时花的基部具细小花梗具烟草气,味微苦。 以无花梗、色红、白或黄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各种花色甙(Anthocyanins)有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ghinidin)、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又含山柰酚、槲皮素[1]、2-甲氧基1,4-萘醌。此外还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 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86 [2] 福建药物志.第1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300 【药理】: 参见“凤仙”条。 【药性】: 性味 甘、微苦,温。 ❶ 《滇南本草》:“苦,寒。” 功效 祛风止痛,舌血消肿。 主治 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 ❶ 《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鲜品3~9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或鲜花外擦。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金凤化痰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痰狂发,发于脊背;凤仙花(去青蒂、研末)60g,大葱汁、米醋各150ml,广胶(切米粒大,入葱汁内泡)9g,人中白(微煅存性,研末)24g。 先将葱汁、米醋、西胶入锅内熬化,次入凤仙花末,熬成膏,再入人中白末,离火不时搅匀 用时隔水炖化,薄纸摊贴患处。 单方应用 ❶ 《纲目》:“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服9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