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Sh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鲁大夫仲述之后。”《姓氏考略》注引《世本》云: “鲁大夫仲孙述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❷ 《姓氏考略》 又注:“契丹有述氏。” 述shù❶遵循。張衡《七辯》:“無爲先生,祖述列仙。” ❷申述,記述。班固《答賓戲》:“敢問上古之士,處身行道,輔世成名,可述於後者,默而已虖?” ❸見“勿述”。 ❹研治。司馬相如《上林賦》:“述《易》道,放怪獸。” 述 述shù遵循。《邶风·日月》四章:“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毛《传》: “述,循也。”郑《笺》:“不循,不循礼也。” ☚ 或 迺 ☛ 述读音sh·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食聿切,入,术韵。 ❶记述;申述。 ❷遵循。 ❸著述。《广韵》:“述,著述。” ❹一种文体。 ❺一种古代冠饰,以翠鸟羽制作。 ❻姓。 上一条: "> 下一条: 束 述{}三3166动反复述说。江淮官话。安徽安庆〖 〗。你就喜欢~。   述shù叙说;陈述 △ 讲~。 述叙述:~评︱~说︱~职︱引~︱转~︱阐~︱叙~︱陈~︱讲~︱口~︱详~︱复~︱重~︱称~︱缕~︱综~︱论~︱撰~︱自~︱上~︱赘(zhui)~︱追~︱申~︱记~︱~而不作。 ○著~((一)著作;编纂。(二)著作或编纂的成品)︱祖~(遵崇和效法前人的说话或行为)。 述shù述说,陈述:笔述│述怀。 述 述为五代时相扑名手。前蜀后主王衍喜游戏,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相扑人述送给他。述到蜀,拜谒六军太尉魏宗弼,宗弼之子打算设计挫败述。其门人石彦能,乃蜀国相扑高手,性文雅,号“石校书”。宗弼之子对述说:“很想看到新客的绝技,可惜无合适的偶对。”宾客宗郎中等说:“石校书可以与新客相对。”石彦能再王逊让,示以不能。众人怂恿,不得已而出手。不想述被石彦能伺机用腰交摔倒。述自愧败在儒生手下,以求食为由,欲以庖刀自杀。宗弼之子说明真相,对二人均加厚赏。 ☚ 李存贤 石彦能 ☛ 述注疏体式之一。古人注书称 “述”是一种谦词,取遵循旧章、 述而不作之意。 如 《经典释文》 引有陆绩 《周易述》、 王尚 《老子述》。 述shu述怀 述评 述说 述语 述职 述作 备述 表述 阐述陈述 称述 传(chuan)述 复述 概述 记述 进述 口述 论述描述 评述 上述 申述 诉述 投述 叙述 引述 箸述 转(zhuan)述 撰(zhuan)述 追述 赘(zhui)述 自述 综述 述而不作陈述己见 论述严谨 申述理由 述shù❶ 叙述: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五·122)如今只~他们外面的形容。(二九·677) ❷转述:(宝玉)先~了贾母问的话,然后自己请了安。(二四·534)
述shù述❶循也。《儀禮·士喪禮》: “筮人許諾,不述命。” 鄭玄注: “述,循也。古文述皆作術。”《儀禮·少牢饋食禮》: “遂述命曰:假爾大筮有常。” 鄭玄注: “述,循也。” ❷謂訓其義也。《禮記·樂記》: “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鄭玄注: “述,謂能訓其義也。” ❸修也。《尚書緯璇璣鈐》: “使帝王受命用吾道述堯理代平制禮放唐之文。” 鄭玄注: “述,修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述 述行状的一种别称。明代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其文与状同,不曰状,而曰述,亦别名也。”多用于写妇女。其作用及写作特点见“行状”条。 ☚ 典 行述 ☛ 述shù〖动词〗 陈述,描述(11)。《屈原列传》:中述汤武,以刺世事。——中古陈述商汤和周武王,以讽刺当时政事。《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所以陈述往事,期望来者。《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酒醒以后能用文章描述情景的,是太守。 述shù❶ 遵循,依照。《诗经·邶风·日月》:“胡能有定,报我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景帝能~遵孝道。” ❷ 陈述,记述。《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汤武,以刺世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其文者,太守也。” 述注释名称之一。常用于谦称自己的注释之作,取意于“述而不作”。皇侃《论语·述而》疏: “述者,传于旧章也。”例如陆绩《周易述》、王尚《老子述》(见于《经典释文》)。 述*shuCAF6 ❶讲说,叙述:~说/~评/~职/口~/申~/记~/描~/论~/著~/~而不作/无庸赘~/综上所~。 ❷〈文〉遵循,依照:祖~尧舜,宪章文武(承袭尧和舜,效法周文王和周武王。见《礼记》)。 遵循 遵循守 循(持循) 率(率遵) 述(述遵;遵述) 践(践履) 蹈(允蹈)帅(帅由) 沿 准遵 遵照 依归 遵循、效法:祖述 遵循天性:顺心 遵循祖训:述祖 遵循轨迹:轨轨 遵循先人的往迹:遵迹 遵循旧轨:蹈故 遵循路线:轨道 遵循道路前进:遵途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 按步就班 分部就班 前人留下的教导是可以遵循的:遗训可秉 依照遵循:顺因 依循 因袭遵循:沿守 顺从遵循:顺遵 仰慕遵循:慕循 追随遵循:追述 追顺 勉力遵循:惇帅 (遵照:遵循)
另见:遵照︱违背 ☚ 遵循 遵循法度 ☛
记述 记述述(述制;述载;铭述) 叙(诠叙;记叙) 撰次 记叙事实:记事 记述往事:述旧 记述所闻:记闻 记叙实况:记实 记述旅游情况:记游 记述旅行见闻:纪行 记述功勋:纪功 分别记述:甄载 善于记述:善志 善述 勤于记述:怀笔 恭谨记述:谨志 郑重记叙:谨识 (用文字记录、叙述:记述) ☚ 叙述方式 论述 ☛
叙述 叙述叙 述(述叙;述序;讲述) 序 叙述事情:叙事 说事 陈事 题诗叙事:题序 叙述离别之情:叙离 叙述事物实质:造实 叙述事理:叙致 叙述全书或某学科的要旨:发凡(~起例) 记载叙述:载述 阐扬叙述:甄述 叙述并发挥:敷衍(~成篇) 叙述并解释:阐述 叙述和分析:论述 叙述并评论:述评(时事~) 评述 论证评述:证序 综合评述:综述 综合叙述:综述 综述事理:综事 阐明综述:阐宗 阐综 (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叙述)
另见:叙说 述说 说出 记录 事情 经过 ☚ 叙述 叙述方式 ☛ 述shù食聿切,入术。 ❶遵循,继承。《礼记·中庸》:“父作之,子~之。” ❷阐述,传述。《论语·述而》:“~而不作,信而好古。” ❸记叙,叙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往事,思来者。” ❹申述,报告。《孟子·梁惠王》:“诸侯朝于天子曰~职,~职者,~所职也。” 述shù通天冠上的一种装饰。一说以翠鸟羽毛制成。一说是细布做成鹬形竖立于冠前,寓意能知天时。《后汉书·舆服志》:“通天冠……前有山,展筩为述。”又:“记曰:‘知天者冠述,知地者履絇。’《春秋左传》曰:‘郑子臧好鹬冠。’前圆,以为此则是也。”清王先谦集解:“钱氏据《前书·五行志》颜注:‘述即为鹬’”又“孙炎云:‘遹古述字’聿与遹同,故鹬冠亦为述也。” 述shù陈说,叙述。如:口述,述说,述职,述评。 述shùⅠ (陈说; 叙述) state; relate; narrate: 陈 ~ 意见 state one's views; 略 ~ 其经过 relate briefly how it happened; give a brief account of the matter; 如上所 ~ as stated [mentioned] above Ⅱ (姓氏) a surname: ~ 仲 Shu Zhong ◆述评 narrate; comment; review; commentary; 述说 state; recount; narrate; tell; give an account of; 述语 predicate; 述职 report on one's work; report
述yù (古代以翠鸟羽毛制作的一种冠饰) a kind of ancient ornament on the hat, usually made of the feather of the kingfisher 另见 see also shù。 述shù❶ 述而不作
❷ 著述等身
❸ 继志述事
❹ 毋庸赘述|无庸赘述 述 金文; 篆shù[辶(辵,意符)+朮(聲符)→述《説文》:“述,循也。從辵,朮聲。”述,講話,陳説〈敘述、述評、描述、論述、綜述、述職、述而不作〉;修纂〈著述〉。)]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xùn tì),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爲賊。’”(孔子説:“你〈原壤〉小時候不懂禮節,長大了又無貢獻,老了還不死,成了害人精。”) 述 shù(8画)
  【提示】术和辶的末笔均是捺,为避重捺,术的末笔捺改点。辶,3画,上面一点; 旧字形4画,上面两点。辶的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 *述shù8画 辶部 (1) 〈书〉 遵循;依照: ~遵先世。 (2) 陈说: 陈~|叙~|阐~|略~一二。 述 ☚ 逝 遵 ☛ 述shù西周以来的形声字。从走之旁(辵chuò,走路),术声。术本读zhú,声母演变如术術(技术的术的繁体字)例。本遵循义。引申为讲说,陈说。如:口述。组词如:叙述|申述。 述★常◎常
shù形声,从辵,术声,本义为遵循,引申为阐述前人的见解、陈述、记述等。 【辨析】 ❶述/叙/陈/说 这四个字都表示叙述、向人说话义,是同义词,但有微别:“述”指述说出现过的事、说过的话,侧重于遵循陈迹;“叙”指叙说事情的原委,侧重于先后次第;“陈”指陈述事实,侧重于一一罗列;“说”指解说道理或自己的看法、主张,讲述事情的经过,侧重于解释,使人相信。 ❷述/術(术)/遂/隧 见565页“术”。述 篆 隶shù【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辵,术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 【释义】《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引申为记述,叙述,又指阐述前人成说。[述而不作]即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作”与“述”代表了中国传统学术上的两种境界。“作”是创新,《世本》有《作》篇,记述的如“蚩尤作兵”、“仓颉作书”等都是指创造发明。“述”是继承延续,在前人的基础上补充生发。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辵(chuò,walk).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术(shù). 【original meaning】Abiding by something.It is extended to mean describing and narrating. |